[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铅线无梭连续纬线编织板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8546.2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韩祖孟;汤群星;徐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H01M4/74 |
代理公司: | 盐城博思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5 | 代理人: | 翁文彬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铅线无梭 连续 纬线 编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铅线无梭连续纬线编织板栅,包括不少于两条的经线,所述经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纬线,所述纬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热熔线。该复合式铅线无梭连续纬线编织板栅,采用固态挤压工艺将铅包覆玻璃纤维制成复合式铅线,再利用无梭纺织设备进行编织且使纬线在定量送出的时候,使其穿过上下交错的经线群内,其效率能够比原水平电池板栅制造技术提高五倍以上,并且基本不产生废料,因此大大降低了板栅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正极板栅实现连续纬线,不会出原水平电池铅网板栅制造中因单根铅线玻璃纤维内芯吸酸而造成板栅腐蚀加快现象,因此能大大提高水平电池一致性和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式铅线无梭连续纬线编织板栅。
背景技术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主要组成部件,是电极的集电骨架,起传导、汇集电流并使电流分布均匀的作用,同时对活性物质起支撑作用,是活性物质的载体,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时,活性物质密度会发生变化,即活性物质在转化前后的密度不同,故放电时,活性物质的摩尔体积会增加,发生极板膨胀以致变形,而充电时,活性物质体积减小,即发生极板收缩,因此,板栅的支撑,可以防止极板因膨胀和收缩引起活性物质的脱落。
例如中国专利CN 108336365 B中公开了一种水平电池板栅结构,包括板栅外框,板栅外框内设有板栅网,还包括与板栅网至少两个交叉点缠绕打活结的伸缩条,且伸缩条的两端均伸出板栅网,伸缩条上设有若干弹性凸块,且若干弹性凸块均与伸缩条为一体,每个弹性凸块上均设有限位孔,该主要解决了解决目前板栅结构导电效果不佳的问题,但是存在着实用性低的缺点,该板栅结构和市面上多种板栅结构一样都采用原箭杆织机技术,将铅丝进行上下交错纺织成网,形成准双极性结构的柔性板栅,由于箭杆织机织网技术的局限性,使现水平电池板栅的生产效率很低,同时产生的边网无法用于生产极板,固定占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废料量,增加产品成本,同时主要作导电作用的正极纬线因无法连续纺织,造成复合式铅线玻璃纤维内芯直接与酸接触而吸酸,因而正极板栅腐蚀加快,严重影响板栅的耐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铅线无梭连续纬线编织板栅,具备实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板栅的耐腐蚀性差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铅线无梭连续纬线编织板栅,包括不少于两条的经线,所述经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纬线,所述纬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热熔线。
进一步,所述纬线的数量均不少于两条,数量不少于两条的所述纬线等距分布在经线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所述纬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两侧所述热熔线分别固定连接在最左侧经线和最右侧经线相背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纬线的直径大于经线的直径,所述纬线的长度大于经线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经线和纬线均为铅包覆玻璃纤维线,所述热熔线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条纬线的两端。
一种复合式铅线无梭连续纬线编织板栅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固态挤压工艺将铅包覆玻璃纤维制成复合式铅线,使挤压的复合式铅线分为直径较大和直径较小两种,然后利用卷绕机将所制造的复合式铅线卷绕在一起,且输送到无梭纺织设备的内部进行板栅的编织;
2)当步骤1)中卷绕的复合式铅线在输送到无梭纺织设备的途中,利用热气机使产生的热气与复合式铅线接触,对其进行烘干处理,同时利用向贴合的两个滚筒对复合式铅线施压,使其更加平整来,方便无梭纺织设备的编织工作;
3)无梭纺织设备先对直径较大的复合式铅线及纬线定量送出,纬线单次送出量为编织铅网宽度的两倍,纬线在定量送出的时候,使其穿过上下交错的经线群内,而经线群经两个提棕系统上下交错运行完成经线群一次交叉并固定住经线群内铅网宽度的纬线,多送出的一半纬线绕回再穿过经线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