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8616.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5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宋煜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内部设置通孔结构,同时,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还设置光增强层结构,以及在该通孔结构的内部设置导光柱结构,当光线到达到该光增强层时,通孔对应区域内的光可沿着光增强层传播到导光柱内,从而有效的提高通孔内的进光量,同时,由于导光柱侧壁设置有遮光层,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光线的透出,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拍照效果,提高了全面屏设备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技术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性能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全面屏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全面屏显示面板具有更大的显示区域、较窄的边框以及更好的显示效果而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显示,但又需要显示面板的摄像等其他功能,往往在屏幕上挖孔时,使该孔的孔径尽可能的小。或者直接将该孔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模组内,由于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模组内,因此,在显示视觉上来看,显示面板更趋近于全面屏。但是,在当前制备技术中,将摄像孔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模组内,该摄像孔仅仅作为该显示模组下方摄像装置的环境光的收发通道,而该摄像孔的内侧均无光源来为其提供亮度,并且,该孔两侧的膜层还会出现漏光并进入到摄像装置内。因此,显示面板在进行摄像时,往往会出现画质泛白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的全面屏显示面板中,设置在显示模组内部的透光孔容易出现漏光,进而导致显示面板在进行画面拍摄时,拍摄画面出现画质泛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全面屏显示面板中,设置在显示模组内部的透光孔容易漏光,进而导致显示面板的拍照效果以及显示效果较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法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且所述背光模组内设置有一通孔;以及,
光增强层,所述光增强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导光柱的一端面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导光柱的侧壁不透光。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导光柱的侧壁设置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围绕所述侧壁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遮光层为至少一层金属镀层。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渡层,所述过渡层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光增强层之间,并围绕所述通孔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过渡层朝向所述通孔区域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挡光部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挡光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光增强层相接触,所述挡光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背光模组。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导光柱的所述端面通过透明胶层与所述光增强层相贴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透明胶层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等于92%,且所述透明胶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015u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设置在所述光增强层上。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光增强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05mm。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