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传感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8751.9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袁炼红;穆元彬;龚大墉;高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3114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传感器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板、扣合板、压力机构、导向杆、底座,所述连接板外侧设有扣合板,并且压力机构上端与扣合板中端相固定,通过两侧的内斜板同时往放置机构上的压力传感器外侧进行贴近,这时抵触片对压力传感器外侧两端进行弹性抵触,避免压力板在对压力传感器下压进行压力检测的过程中发生倾斜下沉,压力传感器竖直的安装在放置腔内部,通过下滑块在弹簧杆上进行弹性下滑,带动了下压环整体进行平稳的下降,避免压力传感器下端的螺纹与内螺纹发生磨损,通过压杆在弹簧管套内部进行缓冲下压,吸盘与压力传感器底面进行真空贴合,确保压力传感器底部与下沉板进行竖直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压力传感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加压检测,将压力传感器竖直的放置在检测装置上,接着用标准的压力源带动下压板下降,给传感器施加压力,按照压力的大小和输出信号的变化量,对传感器进行校准检测,但是由于压力传感器的下端为螺纹杆结构,通过螺旋安装在检测装置上内部,竖直放置的压力传感器与下压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下压板下压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压力传感器在检测装置上产生倾斜的下沉,降低了下压板对压力传感器施加的竖直压力,从而导致压力检测的准确度下降,同时压力传感器下端的螺纹杆结构与检测装置内部的螺纹产生较大的下压摩擦,导致压力传感器下端的螺纹杆造成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压力传感器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板、扣合板、压力机构、导向杆、底座,所述连接板外侧设有扣合板,并且压力机构上端与扣合板中端相固定,所述压力机构下端设在底座上端面中部,所述导向杆顶部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连接板内部,所述导向杆下端与底座上端面相焊接,所述压力机构包括下压机构、放置机构,所述下压机构下端贯穿于扣合板中端,并且下压机构位于放置机构正上方,所述放置机构底部与底座上端面相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压力板、滑块、抵触机构,所述压力板下端贯穿于扣合板中端,并且滑块滑动安装在压力板外侧端内部,所述滑块与抵触机构内侧端相焊接,并且抵触机构位于压力板下端外侧,所述抵触机构共设有两个,并且位于压力板外侧左右两端,每个抵触机构内侧表面设有三个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触机构包括限位板、连接轴、内斜板、抵触片,所述限位板内侧表面与滑块相固定,并且限位板位于压力板下端外侧,所述限位板内侧通过连接轴与内斜板上端相铰接,所述抵触片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内斜板内侧端,所述内斜板呈外侧端高内侧端低的倾斜角度安装在限位板内侧,所述抵触片与内斜板内部的连接处还设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底板、放置腔、锁紧机构、缓冲机构,所述底板底面与底座上端面中部相固定,并且底板上端设有放置腔,所述锁紧机构滑动安装在放置腔内部,所述缓冲机构设在底板上端面,并且缓冲机构位于放置腔内部,所述缓冲机构位于锁紧机构正下方,所述底板与放置腔呈竖直角度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下压环、内螺纹、下滑块、弹簧杆,所述下压环位于放置腔内侧,并且下压环内侧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下压环外侧端焊接有下滑块,并且弹簧杆上端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下滑块内部,所述弹簧杆固定安装在放置腔内部,所述下压环位于缓冲机构正上方,所述内螺纹与压力传感器下端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下滑块和弹簧杆均设有两个,分别设在下压环左右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下沉板、压杆、弹簧管套、伸缩软管、吸盘,所述下沉板底面设有压杆,并且压杆下端安装在弹簧管套内部,所述下沉板底部中端设有伸缩软管,所述吸盘设在下沉板上端面,并且吸盘与伸缩软管相贯通,所述压杆和弹簧管套均设有四个,并且分别设在下沉板底部的四个方位上,所述伸缩软管呈褶皱型结构,并且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回弹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