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剪枝算法的智能主配一体负荷转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8888.4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峤;李昂;王冬阳;齐昕;李强;王原;张苗苗;张志军;王冲;张思涵;李昭;曹卓然;何忠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剪枝 算法 智能 一体 负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剪枝算法的智能主配一体负荷转供方法,本发明针对调度事故处理快速复电,计划停电方式调整的问题,通过调控云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与d5000系统中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匹配,进行主配拼接、断面对接和重要用户拼接后,基于剪枝算法计算得到负荷转供,并得到负荷转供方案,根据转供后新电源负载率最小,可遥控操作多,重要用户是否有停电风险进行方案排序将负荷转供方案进行排序,同时在人机界进行面显示,本发明能够维持电网稳定运行,能够快速并准确给出最优的负荷转供方案,极大的提升调度员的工作效率,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剪枝算法的智能主配一体负荷转供方法。
背景技术
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应用意义和价值,首要意义是实现可视化调度、自动FA(故障定位、故障隔离、供电恢复)。其次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网自动电压控制的功能,可实现配电网无功补偿和电压的自动优化控制,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网损,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的操作次数,减少控制成本,降低事故概率,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最后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网络重构的功能,当馈线重载时,通过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把重载馈线的负荷转移到其他馈线上,使电网负荷分布更均衡,从而消除馈线重载,统计网络重构前后各馈线的负载率及其变化
目前,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当变电站因进线或母线故障导致变电站全停时,配电网会生成大面积停电,如何快速恢复供电区域的负荷成为配电网调度的首要问题。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把故障快速隔离后,把停电负荷通过网络转移出去,常规的方法是把负荷转移到对侧,如果转移过去会导致主变或线路过载,则减少转移负荷量,使其满足过载约束,为目前负荷转供方法,针对目前的方法如何给出最优的负荷转供方案,极大的提升调度员的工作效率,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现如今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剪枝算法的智能主配一体负荷转供方法,能够维持电网稳定运行,能够快速,准确给出最优的负荷转供方案,极大的提升调度员的工作效率,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剪枝算法的智能主配一体负荷转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调控云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与d5000系统中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匹配,并进行主配拼接;
步骤2、将云变电站的遥测和遥信断面进行对接;
步骤3、将d5000系统于重要用户进行拼接;
步骤4、通过剪枝算法计算负载转供,并得到负荷转供方案;
步骤5、对负荷转供方案排序;
步骤6、将排序后的负荷转供方案在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显示。
而且,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通过云变电站、馈线名称以及开关编号进行模糊匹配并自动拼接,同时配合人机交互界面并进行拼接修改和人工拼接。
而且,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将云变电站的遥测和遥信断面以E文件格式存储,通过sftp进行定时发送,并设定每间隔一段时间接收一次发送的信息。
而且,所述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法为:设定每间隔一段时间导出重要用户的Excel表格,同时将重要用户的调度编号与d5000系统进行匹配。
而且,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设置退出运行或者负载过高以及不能用来恢复负荷的电网运行设备;
步骤4.2、判断电网运行设备是否能够通过降低出力进行负载调整,若能够通过降低出力进行负载调整,则进行步骤5,否则进行步骤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