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数传系统无线信号高可靠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8978.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胡海鹰;邱琳;孙宁;李东南;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17/10 | 分类号: | H04B17/10;H04B17/309;G01R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系统 无线 信号 可靠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卫星测试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卫星数传系统无线信号高可靠测试方法,其中通过构建移动吸波暗室包围数传天线进行数传系统无线信号测试。本发明针对移动场景下高功率宽带无线数传信号的无线测试,设计了可移动、简易性的屏蔽暗室,用来满足卫星系统各个测试环节的无线信号测试,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避免了多径效应,同时实现了无线信号的可靠传输。并且本发明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卫星型号的高功率信号测试中,能实现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动性,方便外场和近场测试,有助于隔离电磁辐射,极大节省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卫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数传系统无线信号高可靠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系统中,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承担了有效载荷数据及工程参数的实时或延时下传任务。目前,通信类、科学类、遥感类卫星均具备更为大量的数据存储及传输要求,因此数传系统需要具备较大容量及较高带宽的设计要求。以某遥感卫星为例,数据速率要求单通道400Mbps,因此通信带宽需要支持400Mbps。为支持该数据速率,需要配置带转动机构的高增益窄波束天线或者配置高功率放大器加低增益宽波束。当使用高功率放大器输出时,信号可认为是高功率宽带信号。为了配合载荷数据传输任务需求,数传系统需要完成各项集成测试及卫星系统测试。
卫星测试阶段主要包括集成及环境试验测试,数传系统作为数据传输通道,需要参与卫星系统各项测试。数传系统的测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线测试,一类为无线测试。常规的有线测试可以通过各种转接的电缆实现信号连接传输,不会造成信号的泄露和干扰。而无线测试过程中,由于天线的对外辐射效应,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输易受到干扰,同时近场的测试环境容易造成高功率信号的多径效应,对宽带信号产生干扰,影响有效数据波形以及数据可靠性,同时高功率输出信号对外辐射,容易对测试人员产生电磁辐射。因此,数传系统无线测试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避免高功率信号多径效应,同时减少对外辐射。
现有技术中,抑制电磁辐射、进行无线测试的方法倾向于搭建固定吸波暗室,吸波暗室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能覆盖不同射频频段,以达到对不同频率高功率信号的屏蔽,同时抑制对人体辐射,有利于保证卫星测试的安全。然而,吸波暗室设计成本高、设计复杂,同时暗室整个空间不具备移动性,空间较大,不能对具体的无线测试设计进行适应性修正,在单一的通信通路无线测试时,会造成人力物力的较大浪费。
发明内容
为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卫星数传系统无线信号高可靠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卫星包括卫星本体以及数传天线,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构建移动吸波暗室以包围所述数传天线;
在所述移动吸波暗室中布置接收天线,并且连接接收天线与测试设备;
由所述卫星本体生成、调制以及放大信号;
由所述数传天线发射信号,并且通过数传链路发送信号至所述接收天线;
由所述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且由测试设备解调以及解码信号;
由所述测试设备确定信号频谱;以及
由所述测试设备确定所述数传链路的误码率。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移动吸波暗室被构建为吸收信号增益为40dB并且信号频段为1GHz至18GHz的信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移动吸波暗室的构建材料包括ZXB-F-50蜂窝吸波材料,并且所述移动吸波暗室被构建为长、宽、高分别40cm、40cm和15cm方形。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由所述测试设备确定信号的射频谱和\或中频谱是否光滑。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规定:
所述数传天线发射信号的EIRP表示为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