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9598.1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程登桀;胡东;李小龙;李润;徐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睿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体 轮廓 提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方法,包括:获取物体的表面模型;在表面模型上获取特征点;从特征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特征点作为生长点;选取生长点第一预设范围内的不包括生长点的特征点作为待选点;根据生长点的生长方向从待选点中选取新生长点;将新生长点作为生长点进行下一次新生长点的选取;根据所有的生长点生成物体轮廓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系统。本发明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方法及系统,通过被赋值的特征点进行数据处理后,就可以生成物体轮廓线,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特征点的生长方向有了基础的参照,所以极大的简化的后续运算过程,并且对轮廓线细节精度有了很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廓线提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三维模型的轮廓线提取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几何处理、逆向工程、航拍路线规划和计算机可视化等诸多领域之中。
现有技术中,对于轮廓线的提取普遍基于特征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如投影、曲率、PCA、视角提取等方式,普遍具有时间代价高、参数设置复杂、微细特征提取能力弱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轮廓线提取技术存在诸多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方法及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方法,包括:
获取物体的表面模型;
在所述表面模型上获取特征点;
从所述特征点中选择至少一个特征点作为生长点;
选取所述生长点第一预设范围内的不包括生长点的特征点作为待选点;
根据所述生长点的生长方向从所述待选点中选取新生长点;将所述新生长点作为生长点进行下一次新生长点的选取;根据所有的所述生长点生成物体轮廓线。
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通过特征点进行轮廓线提取的技术,如聚类分析、投影算法、高斯映射等各种方式,其可以普遍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当中,但是发明人发现这些现有技术往往很难在计算量和精度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很容易出现高精度但是计算量巨大或者计算量较小但是精度很低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轮廓线提取时计算量和精度之间的平衡,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的应用于需要进行轮廓线提取的场合,尤其适用于需要进行轮廓线现场解算,并且需要一定精度来保障安全的场合,特别适用于进行无人机航拍的路线规划。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需要获取物体的表面模型,表面模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OSGB、OBJ等格式的三维模型,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模型,如DEM、DSM、点云数据等也能表示为不规则三角网(TIN)形式,亦或者采用算法例如狄洛尼Delaunay三角网算法来构建的模型表面,只需要可以具备描述物体表面的功能即可,甚至可以使用二维模型或一维线性模型。应当理解的是,使用何种表面模型均应当等同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模型。
在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实现计算量和精度之间的均衡,主要的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特征点描绘轮廓线时,无法准确的选取生长点;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预设范围进行待选点的限定,可以压缩计算量,再通过生长点的生长方向进行轮廓线的生长,可以提高计算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模型为网格模型;所述网格模型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物体表面的网格单元;
在所述表面模型上获取特征点包括:
获取预设截面与所述网格单元的交点,形成特征点。
进一步的,获取所述生长点的生长方向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睿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睿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9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拍拍摄点获取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保护隐私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