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0186.X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G08B17/10;H02B1/28;H02B1/30;H02B1/32;H02B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电力设备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报警系统,属于高低压电力设备领域,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报警系统,包括电力柜,所述电力柜的背面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断电组件,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报警组件,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组件,所述断电组件包括四个导线、四个触点、电动推杆与承接板,四个所述导线分别安装至电力柜与蓄电池的内部,四个所述触点分别安装至四个导线的一端,所述电动推杆安装至电力柜的内部。该发明,可减少电力设备内部发生火灾现象,同时在火灾出现时可进行自主灭火,同时及时进行报警提示,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灭火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低压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高低压配电柜顾名思义就是电力供电系统中用于进行电能分配、控制、计量以及连接线缆的配电设备,一般供电局、变电所都是用高压开关柜,然后经变压器降压低压侧引出到低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再到各个用电的配电盘,控制箱,开关箱,里面就是通过将一些开关、断路器、熔断器、按钮、指示灯、仪表、电线之类保护器件组装成一体达到设计功能要求的配电装置的设备。
现有技术中,电力设备在内部温度过高、发生短路后均易发生火灾,由于柜体通电等因素,直接使用水源灭火可能发生更加强烈的短路,同时现有电力设备均不具备自主灭火功能,同时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报警,不具备警示作用的同时影响工作人员灭火检修的时间,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报警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报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设备在内部温度过高、发生短路后均易发生火灾,由于柜体通电等因素,直接使用水源灭火可能发生更加强烈的短路,同时现有电力设备均不具备自主灭火功能,同时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报警,不具备警示作用的同时影响工作人员灭火检修的时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低压电力设备的报警系统,包括电力柜,所述电力柜的背面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断电组件,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报警组件,所述电力柜的内部设置有灭火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断电组件包括四个导线、四个触点、电动推杆与承接板,四个所述导线分别安装至电力柜与蓄电池的内部,四个所述触点分别安装至四个导线的一端,所述电动推杆安装至电力柜的内部,所述承接板固定连接至电动推杆的底端,顶部两个所述触点安装至承接板的外侧,顶部两个所述触点的外侧分别与底部两个触点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力柜内部的底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电力柜的右侧嵌设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轴流风机与两个通风孔,两个所述通风孔分别开设至电力柜的左右两侧,所述轴流风机安装至电力柜内部的底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报警组件包括火灾报警器与蜂鸣器,所述火灾报警器安装至电力柜内部的顶面,所述蜂鸣器设置于电力柜的正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灭火组件包括两个小型气泵、两个导气管与薄气囊包,所述薄气囊包的内部填充有灭火干粉,两个所述小型气泵分别安装至电力柜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小型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与两个导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气管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电力柜的内部,两个所述导气管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薄气囊包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0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