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限价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463.9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扬;李旭阳;牛鑫;李勇杰;康艳芳;景川;李大鹏;周铁军;李凌云;郭晓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30/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杨小燕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工程 设计 一体化 招标 限价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限价计算方法,属于电网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获取待招标输电线路工程的关键参数,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电压等级、回路数、路径长度和技术方案;S2、依据参考价计算出工程总投资;S3、获取线路本体工程费用;S4、获取招标工程的招标限价,所述招标限价包括可研编制费、勘察费和设计费;S5、对计算出的招标限价进行校验。本发明能够直接计算出可研初设一体化招标限价,能够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招标工作中,能够保证资金科学合理分配,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投资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限价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模式中,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不属于必须招标的范畴,工程后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编制等环节是在前期可研的基础上进行公开招标。在传统模式下,前期的可研和后期设计可能由不同的单位完成,两个单位之间对接的工作量较大,后期设计中标单位对项目的前期工作了解不够深入,可能会影响设计进度与质量。
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模式是指将工程项目的可研和设计两阶段的工作结合,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一家设计单位完成可研和设计工作的招标模式。该模式降低了业主单位在各个工作阶段对设计单位的管理难度,同时避免了传统模式中可研设计两阶段衔接松散、对接工作量大的弊端,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设计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效率。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招标前,需要确定该项目的招标限价,但关于可研初设一体化招标项目限价直接计算的现有技术较少,目前大多现有技术是关于工程造价或工程总投资的估算。
如专利文献CN109658131A提出一种基于电网典型造价数据进行造价评估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电网工程造价数据的收集、分类、存储方法和基于对收集的造价数据分析和计算,实现对类似技术条件的电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性评价。该发明从电力典型造价工程大数据中选取出与本工程方案、容量一致,且其余技术参数相近的典型工程;随后对典型造价工程的工程量进行计算,按算法进行组合计算,并且按计算出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主材费重新计算生成完整的电力造价报表。该发明造价计算的准确度完全依赖于所选取的单个典型工程,如果典型工程的费用出现错误,也将影响现有工程造价的计算。
如专利文献CN112581024A提出一种电网工程可研初设一体化招标限价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已结算工程库,所述已结算工程库内列入的工程信息包括电压等级、工程类型、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明细;建立工程造价估算指标;根据工程造价估算指标及招标工程的规模,获取招标工程的预估造价;获取单位工程的预估费用;根据预估造价和单位工程费用估算指标计算出招标工程的招标限价,所述招标限价包括可研编制费、勘察费和设计费;对计算出的招标限价进行校验。该方法利用历史数据的方式预估工程造价,但这种方式需要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并需要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实现过程比较繁琐,并且这种基于历史数据的估算方法无法适应政策变化和市场价格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限价计算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限价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待招标输电线路工程的关键参数,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电压等级、回路数、路径长度和技术方案;
S2、依据参考价计算出工程总投资;
S3、获取线路本体工程费用;
S4、获取招标工程的招标限价,所述招标限价包括可研编制费、勘察费和设计费;
S5、对计算出的招标限价进行校验。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参考价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制定的输变电工程多维立体参考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