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绑定测试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670.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皮超军;皮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9/07;G06K19/0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正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8 | 代理人: | 杨佳龙;王玉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标签 无源 绑定 测试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绑定测试方法及设备,运用于RFID标签测试技术领域,通过读取无源NFC阅读器中的无源标签获取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录入于预存有第二数据的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的有源标签中,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有第一ID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有第二ID号;指令控制终端对第一ID号和第二ID号进行比对,得出如下测试结果:若第一ID号和第二ID号一致,则无源标签与有源标签绑定成功;反之,则无源标签与有源标签绑定失败。基于此本发明设备主要把无源标签的识别ID和RFID的有源标签识别ID相关联,共用一个ID号,然后直接对RFID有源标签进行数据烧录、功能测试和数据对比,可以一站式完成,不需要安排多工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运用于RFID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绑定测试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RFID是允许识别、跟踪和管理范围广泛的物体的技术。RFID技术基于使用小无线电标签或者应答器和阅读器/编码器连接至信息系统。包含唯一代码连同其他附加信息的这些RFID标签,可以由阅读器/编码器从不接触或者非视距的远处读取。典型的RFID被分类为要么有源要么无源。
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中,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视觉、无机械或光接触的双向通信自动识别技术,具有高灵敏、高速度、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丰富可加密和寿命长等优点,以至于在标签识别、阅读器、RFID产品的测试与性能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相当广泛。
在RFID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RFID产品的质量要求就更加严格,因此,检测RFID产品性能的RFID检测仪应运而生。但是RFID检测面临诸多困难,如标准多、性能要求高、笨重的大型检测系统设备又太不方便等,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绑定测试方法及设备,实现高效程序简易的测试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实现操作步骤简易且高效对RFID标签进行测试的效果,提供一种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绑定测试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源标签无源标签绑定测试方法及设备,包括:
读取无源NFC阅读器中的无源标签获取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录入于预存有第二数据的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的有源标签中,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有第一ID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有第二ID号;
指令控制终端对第一ID号和第二ID号进行比对,得出如下测试结果:
若第一ID号和第二ID号一致,则无源标签与有源标签绑定成功;
若第一ID号和第二ID号不一致,则无源标签与有源标签绑定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数据还包括空口协议参数,所述读取无源NFC阅读器中的无源标签获取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录入于预存有第二数据的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的有源标签中的步骤之前,包括:
打开烧录软件;
向所述烧录软件中导入预设的空口协议参数,并将相同的空口协议参数设置与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读取无源NFC阅读器中的无源标签获取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录入于预存有第二数据的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的有源标签中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ID号录入至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中与第二ID号进行关联,而后生成控制终端比对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ID号录入至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中与第二ID号进行关联,而后生成控制终端比对指令的步骤之后,包括:
对所述RFID有源标签阅读器中的第一ID号和/或第二ID号进行数据烧录、功能测试以及数据对比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