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2333.7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F16F9/3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磁 流变 减振器 主动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包括减振器缸筒和主动控制装置,所述减振器缸筒的顶部设有上盖板,所述减振器缸筒的底部设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底部焊接有下吊环,所述减振器缸筒的顶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焊接有上吊环,所述上吊环与主动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源线,所述活塞杆的内部开设有线槽,所述活塞杆的内侧端固定设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内部设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的内侧端设有活塞头内筒,所述减振器缸筒的内侧底部设有活塞板。该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方便快速拆装维护,便于直接定位安装,方便控制主动减振,避免液压油漏出,提高了电磁流变减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磁流变减振器是利用电磁反应,以来自监测车身和车轮运动传感器的输入信息为基础,对路况和驾驶环境做出实时响应。磁流变液体是一种磁性软粒悬浮液,当液体被注入减振器活塞内的电磁线圈后,线圈的磁场将改变其流变特性(或产生流体阻力),从而在没有机电控制阀、且机械装置简单的情形下,产生反应迅速、可控性强的阻尼力。磁流变减振器的有着阻尼力可调倍数高、易于实现计算机变阻尼实时控制、结构紧凑以及外部输入能量小等特点,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利用电磁反应,以来自监测车身和车轮运动传感器的输入信息为基础,对路况和驾驶环境做出实时响应。这种控制系统以经济、可靠的部件结构提供快速、平顺、连续可变的阻尼力,减少了车身振动并增加了轮胎与各种路面的附着力。与传统的减振系统不同,磁流变减振器中没有细小的阀门结构,也不是通过液体的流动阻力达到减振效果。磁行车控制系统有助于提供出色的车身控制并缓冲每个车轮所受的反冲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增进驾驶性能和舒适程度。
目前,现有的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不便快速拆装维护,难以稳定的定位安装,结构强度不足,不能智能化的主动控制减振,安全系数低;此外,(2)不便升降压缩缓冲减震,可能会造成液压油漏出,稳定性低,降低了电磁流变减振效果。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解决了不便快速拆装维护,难以稳定的定位安装,结构强度不足,不能智能化的主动控制减振,安全系数低,不便升降压缩缓冲减震,可能会造成液压油漏出,稳定性低,降低了电磁流变减振效果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包括减振器缸筒和主动控制装置,所述减振器缸筒的顶部设有上盖板,所述减振器缸筒的底部设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底部焊接有下吊环,所述减振器缸筒的顶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焊接有上吊环,所述上吊环与主动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源线,所述活塞杆的内部开设有线槽,所述活塞杆的内侧端固定设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内部设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的内侧端设有活塞头内筒,所述减振器缸筒的内侧底部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部焊接分布有弹簧架,所述活塞板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圈一种汽车电磁流变减振器主动控制装置,包括减振器缸筒和主动控制装置所述减振器缸筒的顶部设有上盖板,所述减振器缸筒的底部设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底部焊接有下吊环,所述减振器缸筒的顶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焊接有上吊环,所述上吊环与主动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源线,所述活塞杆的内部开设有线槽,所述活塞杆的内侧端固定设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内部设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的内侧端设有活塞头内筒,所述减振器缸筒的内侧底部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部焊接分布有弹簧架,所述活塞板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主动控制装置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检修板,所述检修板的上端固定设有亚克力板。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结构一致,且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分布有固定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烘烤机用烘烤盘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自供电磁流变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