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硅控硼钢大钢锭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2610.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杨海石;乔麟淞;王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0 | 分类号: | B22D7/00;C21C7/076;C22C33/06;C22C38/02;C22C3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硅控硼钢大 钢锭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低硅控硼钢大钢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炉料准备,使得炉料中相对于炉渣总量,炉渣内的SiO2含量低于6%;
S2、电炉冶炼,EBT进行卡渣放钢至精炼包中,卡渣放钢前,炉渣中P含量不大于规范上限的一半,C含量规范下限与此时炉渣中C含量之间的差值不大于0.15%,Si含量不大于0.01%,温度大于1650℃;
S3、精炼,加入C粉0.5kg/t钢、石灰15~18kg/t钢以及萤石6~8kg/t钢,最大功率加热通电化渣、还原,15分钟后,取样分析,若Si含量大于0.05%,则进行兑包处理,并重复本步骤;再根据钢水C含量,加入适当的C粉,保持温度控制1600~1650℃,继续加热还原至少30分钟;
S4、初步加主要合金,待钢水中主要合金成分满足规范后,升温至1640~1660℃,若此时Si含量不大于0.07%,则按Al含量:0.05~0.08%加入铝铁合金; 若此时Si含量大于0.07%,则不加Al,直接进入下一步;
S5、真空处理;
S6、二次加铝铁合金,二次加铝铁合金的过程为:先升温至1620℃,加入铝铁合金,使得钢水中Al的质量含量达到0.020~0.025%,随后加入钛铁1.0kg/t钢,5分钟后,按B:0.0025~0.0030%控制,加入硼铁,使得钢水中B的质量含量达到0.0025~0.0030%,最后再加入硼铁并保持氩气软吹10分钟,吊出;
S7、浇注,浇注采用真空吹氩浇注,钢锭模安放在真空室内,精炼包吊出前半小时在真空室盖子上完成中间包座包,配好中间包后及时加盖板,用Ar气置换中间包内空气,并在中间包盖板孔上放置氩气保护装置;精炼包外引流后,精炼钢水先进入中间包,待中间包钢水上升至大于3/4高度、中间包内钢水温度达到1570~1590℃、以及真空度≤65Pa时,打开中间包水口将钢水由真空罐浇注入钢锭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硅控硼钢大钢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卡渣放钢时,在放钢过程中加入适量预脱氧剂以及渣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硅控硼钢大钢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真空处理时,真空度不大于133Pa,有效真空时间30~35分钟,吹氩流量控制250~350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硅控硼钢大钢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中间包浇注过程采用塞杆吹氩,吹氩压力控制0.1~0.3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硅控硼钢大钢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8、浇注结束后,破坏真空,1分钟内加入第一批发热剂0.5kg/t钢,5分钟后加入第二批发热剂2.5kg/t钢,并加入适量的碳化稻壳作为覆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6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液体自动变焦眼镜
- 下一篇: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