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3569.2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卞为林;孙中华;蒋昊;王林刚;王津南;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南环盐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王玉姣;陈彬 |
地址: |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综合 废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某电镀园区建设的生产线产生的废水,主要以“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综合调节”总思路处理,最终实现尾水COD、SS、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排放标准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他指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镀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江苏某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主导产业逐步转型为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而电镀是其配套的基础工段。为满足该区域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建设了江苏某电镀中心,主要从事处理的生产及销售等业务。全厂共建设了具体包括电镀锌线、挂镀塑料线、镀铜镍银线、镀锌镍线、镀硬铬线、挂镀装饰性铜镍铬线、挂镀铜镍线、滚镀镍线、滚镀金/镀银线、滚镀仿金/仿银线、铝氧化生产线、酸洗生产线、电泳生产线、发黑生产线、磷化生产线;年处理工件总外层面积超过500万m2,其中电镀面积380万m2,其他非电镀表面处理面积120万m2。
该电镀中心使用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氢氰酸、硝酸、硫酸、盐酸、除油剂、铬化物、镍化物、铜化物、银等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等,同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危废等污染物,其中废水主要包括含镍、铬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含氮废水,含氰废水,含油废水,电泳废水,以及其他类型废水,特别是含有大量重金属例如铬、镍一类污染物质,因此处理难度较大,属于较为难处理的综合废水。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1234828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具体是将综合排放的电镀废水处理后循环回用及回收贵重金属资源的工艺。该发明的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含铬废水处理;(2)含氰废水处理;(3)将步骤(1)中含铬废水处理得上清液和步骤(2)中含氰废水处理的含氰废水与其它综合废水混合处理;(4)将步骤(3)中混合处理的上清液导入回用清水池中;(5)将步骤(4)中浓溶液导入综合废水调节池中。经本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各项指标都可达到甚至好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B5749-2006),可返回电镀车间重复使用,回用水产水率可达到80%以上,并可回收有用金属离子,在达到环保目的的同时产生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该现有技术是将含铬废水导入含铬废水的调节池中,再分批排入二级还原连续反应池,进行化学沉淀、混凝后,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分离,含氰废水导入含氰废水调节池中,采用序批式处理方式,分两级进行氧化处理,综合废水混合后,经气浮、化学沉淀、混凝后,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分离,该现有技术通过使用大量化学药剂,沉淀,氧化对含铬及含氰废水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沉淀分离,处理费用较高,且针对含油、电泳、含化学镍废水无处理能力。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2336486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包括依次相连的综合电镀废水池、破络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清水池,所述的破络池和混凝池间还包括:硫化亚铁填料床,所述的硫化亚铁填料床进水口位于硫化亚铁填料床下方,出水口位于硫化亚铁填料床上方。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综合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以硫酸亚铁作为缓释填料,将破除络合物之后的电镀废水与硫化亚铁充分接触反应,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与六价铬以外的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硫化物沉淀。该发明用于综合电镀废水处理,具有:操作方便、易控制、运行费用低、原材料容易获得、无需连续加药,对废水组分、浓度、水量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优点。然而该现有技术只涉及含铬废水的治理,而未涉及到其他含氰、含油、含化学镍、电泳废水的治理,且主要通过硫化亚铁填料床对含铬电镀废水进行处理,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与硫离子反应形成硫化物沉淀,达到去除铬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南环盐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南环盐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氧离子水浴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