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头线缆耐刮磨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3638.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平;张仁杰;季冬冬;顾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范丹丹 |
地址: | 2261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头 线缆 耐刮磨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多头线缆耐刮磨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刮磨试验机体,耐刮磨试验机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气柜,电气柜内部设置有伺服驱动器、差分转集电极编码器、PLC控制器、继电器,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PLC控制器与继电器电性连接。通过对PLC控制器编程,可控制任意耐刮磨试验头刮针接触到试样导体时能自动停止计数,并在人机界面操作屏上显示报警信息,而不影响其他试验头的正常运转计数;同时,通过对PLC控制器编程,可实现当部分试验头在正常试验时,中途可利用其他无测试样品的试验头进行试验,而不影响正在运行的试验头正常计数。该设备操作方便、简单易懂、使用寿命长,极大缩短了试验周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头线缆耐刮磨试验装置,属于电线电缆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航空航天用PI/PTFE复合绝缘电线电缆没有提出耐刮磨的性能指标要求,但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应对各种恶劣的航空航天环境,例如:振动、冲击等可能会导致线缆受到刮磨的情况,对新一代航空航天用PI/PTFE光滑型复合绝缘电线电缆的耐刮磨性能提出了要求。电线电缆的绝缘或护套层是否耐刮磨也是电线电缆能否长期使用的评判方法之一。
国家标准GB/T 33343-2016 《航空绝缘电线试验方法》第10.13条要求:刮磨的行程为(10.0±1.0)mm,挂针往返的频率为每分钟(55±10)个往返,每个试样测试10个点。试验记录每次试验绝缘被刮穿时刮针的循环次数(单向/往返)。以线规号为20的电线为例,常温时刮磨导通时的循环次数平均值不得低于5000次,也就是每做一个测试点至少需要90分钟,而现有的往复耐刮磨试验仪均只能同时测一个点,做满10个测试点则至少需要900分钟,试验周期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头线缆耐刮磨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多头线缆耐刮磨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耐刮磨试验机体,所述耐刮磨试验机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气柜,所述电气柜内部设置有伺服驱动器、差分转集电极编码器、PLC控制器、继电器,所述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耐刮磨试验机体的上方间隙设置有人机界面装置和计数感应装置,所述人机界面装置、计数感应装置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耐刮磨试验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能够在水平方向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分别间隙设置有至少六个耐刮磨试验头,每个所述耐刮磨试验头分别匹配对应有刮磨杆,伺服电机转动进而带动耐刮磨试验头往复运转,伺服电机与减速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运转圈数,用减速器间接控制往复耐刮磨的速度和刮磨长度;
所述刮磨杆通过固定机构设置固定杆上,所述刮磨杆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另一端上方设有砝码,砝码的下方设置有针夹,砝码自由放置于针夹的上方,所述针夹下方设置有刮针,刮针通过螺纹夹持于针夹的下端;
每个所述耐刮磨试验头的下方均设置有电缆夹,所述电缆夹中部设置有凹槽,刮针设置于凹槽上方,所述电缆夹上螺纹连接有被测电缆试样,所述耐刮磨试验头的一侧设置有弱电夹,所述弱电夹的一端与被测电缆试样连接,另一端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刮针与被测电缆试样导体接触形成回路时,PLC控制器控制对应耐刮磨试验头停止计数;
伺服驱动器电缆连接伺服电机,用于接收PLC控制器的信号,控制伺服电机运转,同时将运转的数据通过差分转集电极编码器的转换输入到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连接继电器。
优选地,所述刮针的刮磨速度区间为10~80次/分钟,刮磨长度区间为8~30mm。
优选地,所述刮针为抛光的镀镍钢针材质制成,刮针与被测电缆试样进行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刮针与被测电缆试样间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骨组织消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溶菌酶的新型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