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溶菌酶的新型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3645.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梁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易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3/80;C05G5/30 |
代理公司: | 广西精诚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8 | 代理人: | 邓云书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溶菌酶 新型 肥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溶菌酶的新型肥料,该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硝酸铵30‑50份、磷酸氢二钾30‑45份、硫酸钾3‑8份、腐植酸3‑5份、黄腐酸二胺铁2‑5份、木质素磺酸锌1‑3份、溶菌酶0.3‑1.5份、硼酸0.01‑0.03份、钼酸铵0.01‑0.02份。本发明的肥料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锌铁硼钼等中微量元素,能满足柑橘生长需求,提高柑橘的抗病性及产果量;本发明的肥料水溶喷洒,对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的病菌等及红蜘蛛等虫害有杀灭作用,因为肥料溶解喷洒后,羧甲基纤维素钠、魔芋胶等使肥料粘附于病虫细菌等表面,钙离子能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木质素磺酸锌提供的锌离子进入病虫细菌内与细菌内蛋白质等的物质反应,而蛋白酶会溶解细菌细胞壁及虫害皮下组织的蛋白质,从而降低虫害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溶菌酶的新型肥料。
背景技术
柑橘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果,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的柑橘由于追求产量,用肥不当,导致土壤板结、营养流失等。此外,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红蜘蛛等是现在柑橘种植过程中所面临危害较大的病害,为解决上述柑橘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肥料用于柑橘的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溶菌酶的新型肥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溶菌酶的新型肥料,所述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硝酸铵30-50份、磷酸氢二钾30-45份、硫酸钾3-8份、腐植酸3-5份、黄腐酸二胺铁2-5份、木质素磺酸锌1-3份、溶菌酶0.3-1.5份、硼酸0.01-0.03份、钼酸铵0.01-0.02份。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硝酸铵42份、磷酸氢二钾36份、硫酸钾5.4份、腐植酸4.2份、黄腐酸二胺铁3.7份、木质素磺酸锌1.4份、溶菌酶0.9份、硼酸0.02份、钼酸铵0.01份。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使用量为30-50kg/亩。
进一步地,所述溶菌酶使用第一膜材料包裹,所述第一膜材料的重量为溶菌酶重量的0.1-0.3倍,所述第一膜材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乙二醇、麦饭石,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乙二醇、麦饭石的重量比为1:0.01-0.02:1.2-1.5;所述第一膜材料还包括酵母菌,所述酵母菌含量为溶菌酶重量的0.3-0.5倍。加入的酵母菌会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由于氧气浓度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从而抑制溶菌酶的活性,延长肥料的储存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膜材料的包裹方法为:乙二醇先与麦饭石混合均匀,再加入溶菌酶搅拌,然后加入酵母搅拌,最后再挤压造料制得颗粒A;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水溶解制备成溶液,再雾化喷涂于颗粒A表面制得颗粒B。麦饭石具有多孔结构,从而使溶菌酶吸附于孔结构内,加入的乙二醇也会进入孔结构内,由于乙二醇具有抑制溶菌酶活性的作用,因此,可以使溶菌酶较好地保存在麦饭石孔结构内;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离子型化合物,溶于水时形成的阴离子会与溶菌酶相吸附,提高溶菌酶与膜材料的交互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肥料还包括蛋白酶,所述蛋白酶含量为溶菌酶重量的0.03-0.08倍;所述蛋白酶使用第二膜材料包裹,所述第二膜材料包括魔芋胶和麦饭石,其中,魔芋胶和麦饭石的重量比为1:0.08-0.5;所述第二膜材料包裹于所述第一膜材料的外侧。由于部分细菌的细胞壁含有蛋白质等成分,因此,加入的蛋白酶可以分解细胞壁中的蛋白质成分从而分解细胞壁进一步将细菌杀灭;使用麦饭石是将蛋白酶吸附于麦饭石孔结构内;魔芋胶具有较好的成膜性为粘性,能较好地与麦饭石交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易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易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