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4091.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4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军;邹武元;陈圣立;吴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76 | 分类号: | H01M50/176;H01M50/5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顶盖 连接 结构 | ||
1.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1),用于与电池的顶盖片(8)或极柱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件(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二连接件(2)用于与电芯侧壁的极耳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弯折,
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为板材,所述板材通过直冲压成型工艺形成,在翻折前所述板材为直线板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一端通过至少一次翻折形成等腰三角形的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连接;
所述等腰三角形具有两个45度角,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边具有延伸部(51),所述延伸部(51)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平面折弯9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为棒材,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置有压扁部(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弯折形成柱状的连接部(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翻折过程为: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在平面上先对折180度,所述第二连接件(2)向远离第一连接件(1)的方向翻折形成等腰三角形的连接部(5)。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置有用于供铆钉穿过的通孔(4)。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厚度方向和所述连接部(5)的厚度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厚度方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置有凹陷部(6),所述通孔(4)设置在所述凹陷部(6)的底部;
所述凹陷部(6)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供穿透焊或超声波焊的焊孔(61)。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置有台阶部(7)。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材质为铜或铝。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片(8),设置有第一极柱(81)和第二极柱(82);
所述第一极柱(81)和所述顶盖片(8)为一体形成结构,所述第二极柱(82)通过塑胶件(9)安装于所述顶盖片(8);
两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其中一个所述极耳连接结构焊接在所述顶盖片(8),另一个所述极耳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极柱(82)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0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碳钢汽车板用无游离碳保护渣
- 下一篇:发光元件、发光元件阵列及其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