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植物地境再造法的柱式植物种苗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4456.4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宁立波;王西平;褚加计;易珍莲;张开心;张冬冬;钱雨薇;陈阳;朱洪生;任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植物 再造 种苗 培育 方法 | ||
1.一种基于植物地境再造法的柱式植物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耐旱、易存活、绿化效果好的本地种苗;
S2,选用柱形管,柱形管上下贯通,在柱形管内填充土壤,将种苗移栽入柱形管内;
步骤S2中,选用的柱形管为PVC管;所述PVC管直径20cm,高50cm;所述PVC管管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S3,将柱形管放置于大棚内,对种苗进行培育;
S4,在高陡岩质边坡打与柱形管大小相适配的种植孔;
S5,待种苗培育完成后,在种植孔中填充一定深度的壤土,用切割工具将柱形管从一端切割到另一端,使侧壁土壤暴露在空气中,将柱形管送至种植孔中,将柱形管推至填充的土壤处,然后整体压实,再填入壤土直至种植孔被土体填满,并注入活水;
步骤S4中,所述种植孔直径20cm,深度150cm,步骤S5中,在种植孔中填充100cm的土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植物地境再造法的柱式植物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中纬度地区种苗为黄栌、黑松、火炬树、臭椿、刺槐、紫穗槐、连翘、金银花、迎春花、爬山虎或凌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植物地境再造法的柱式植物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柱体以列式布置,在柱体上方设置滴灌装置,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25℃,采用根系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植物地境再造法的柱式植物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种植孔的角度为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植物地境再造法的柱式植物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种苗培育时间为3~6个月;
乔木种苗培育完成后,种苗高度80~100cm,有3~5个新叶,有4~6条分枝,根系长≥40cm,侧根数量12~15条,侧根长≥15cm,苗木无检疫性病虫害;
灌木种苗培育完成后,种苗高度60~80cm,有5~10片新叶,分枝3~7根,枝粗1.5cm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植物地境再造法的柱式植物种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及S5中,所述土壤均为砂质壤土,孔隙率50%~80%,含水率70%~90%,PH在5.5~6.5之间,土壤内添加有农家肥、复合肥及保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院,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4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