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4864.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文艳;徐辉荣;周国斌;贺高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E03F5/22;E04H5/02;E01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沿海 城市 排水 防涝 一体化 | ||
1.一种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市政排水泵站,依河道出海口处一侧的堤岸设置,包括前池和出水池,所述前池连通雨水箱涵,且前池内设有排污泵和排水泵,所述雨水箱涵的出水口与前池连通处通过导流墙围成有排污泵导流区,所述导流墙墙高、排污泵停泵水位及单台排水泵的启泵水位三者一致,降雨时的初期雨水或旱季未截流污水通过排污泵导流区导流至排污泵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当降雨增大,所述前池水位上升至排污泵停泵水位,排污泵停止运行、排水泵启动,将前池中的雨水抽排至出水池,所述出水池连通外海;
河口水闸,设置于河道出海口处相对另一侧的堤岸与市政排水泵站之间;
所述前池设有用于与河道连接的泵前水闸,所述泵前水闸常闭,所述市政排水泵站和河口水闸两套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当因外海高潮位顶托无法打开河口水闸,但河道又需换水或排水时,所述泵前水闸打开,河道与前池连通并可通过市政排水泵站实现河道换水或排水;当排水泵运行出现负扬程无法开启水泵排水时,所述泵前水闸打开,前池与河道连通,通过河口水闸进行雨水排放;当遇超标准降雨,排水泵无法满足排水需求、前池水位仍继续抬升超过最高运行水位而须关停市政排水泵站时,所述泵前水闸打开,前池与河道连通,利用河道涌容进行调蓄,并在河口水闸外海侧潮位低时,进行开闸抢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箱涵的出水口连通于前池靠近河道上游一侧的侧壁处,所述排污泵导流区设置于前池内堤岸侧及雨水箱涵出水口处;所述泵前水闸设置于前池靠近河道上游一侧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的排出口下游设有事故闸门,所述事故闸门常开,当排水泵运行出现负扬程或遇超标准降雨而须关停市政排水泵站时,所述事故闸门关闭;所述河口水闸的闸室靠近内河侧设有河口工作闸、靠近外海侧设有河口检修闸,所述河口检修闸常开,河口工作闸根据需要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池内靠近外海侧设有至少三个隔墙形成至少两个进水渠道,其中一隔墙与所述的一堤岸连接,所述排水泵至少设置两台,且分别设置于各进水渠道的末端;相应地,所述出水池通过设置多个隔墩形成若干出水渠道,其中一隔墩与所述的一堤岸连接、靠近河口水闸的隔墩与河口水闸的一闸墩连接,所述的至少两台排水泵的排出口分别位于对应的出水渠道首端,每一出水渠道中位于排水泵排出口下游设有一所述的事故闸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共两台,且型号相同、按一用一备设置;所述排水泵共四台,且型号相同、按三用一备设置;所述导流墙墙高、两台排污泵同时运行时的停泵水位及单台排水泵的启泵水位三者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每一进水渠道靠近其首端设有拦污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水泵的排出口处设有拍门;和/或各出水渠道的末端均连通于尾水渠,所述尾水渠连通外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的内河侧、外海侧及前池分别设有水位仪,各水位仪均电连接泵站控制室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显示器,以便实时监测并显示河道内河侧、外海侧及前池的水位信息;和/或所述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在河道内河侧、外海侧及前池的水位超过预设警戒值时分别发出警报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前水闸的启闭机、各事故闸门的启闭机、及河口工作闸的启闭机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监测水位信息及预设程序控制泵前水闸、各事故闸门、及河口工作闸的启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沿海城市排水防涝一体化闸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各排污泵和各排水泵,并根据监测水位信息及预设程序控制各排污泵和各排水泵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8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