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5043.8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2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映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映霆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9/06;G06F16/9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暗 组合 使用 防伪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伪系统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明暗码组,所述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所述明码和所述暗码的组合,其中所述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所述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所述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所述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防伪系统给每一个所述产品提供一个所述明暗码组时,同时记录各所述网页ID对应的所述暗码位置,当所述用户如所述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所述防伪系统向所述用户提供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所述用户对比所述产品上的所述暗码实际打开的所述位置与所述防伪系统提供的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不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首次访问时,所述用户获得授权,可向所述防伪系统提交成为所述产品的合法所有者的申请,经当前合法所有者确认后,由所述防伪系统标记为所述产品的新的所述当前合法所有者,所述用户应在所述防伪系统中注册或有账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防伪系统判断所述访问是首次访问时,所述防伪系统将之前已经访问过的所述暗码对应的所述网络ID置为失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中有至少一个所述暗码是内码,当所述用户扫描所述内码时,所述防伪系统将所述明暗码组中的所述暗码全部置为失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码部分或全部是返利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均使用二维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明暗码组中的部分码或全部码为多维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伪系统会将生成的防伪数据分发到区块链的各个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块链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节点支持所述防伪数据的快捷查询。
11.一种明暗码组合使用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明暗码组,所述明暗码组是按“N明码+M暗码”(其中N≥0且M≥1)方式构成的所述明码和所述暗码的组合,其中所述暗码采用网络可变ID方式,一组所述暗码对应一组网页ID;
防伪系统,用于给每一个产品提供一个所述明暗码组,然后在用户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判断所述访问是否为首次访问,若所述访问系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所述访问非首次访问,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暗码位置对比模块,当所述防伪系统给每一个所述产品提供一个所述明暗码组时,用于同时记录各所述网页ID对应的所述暗码位置;当所述用户如所述按顺序或随机打开一个所述暗码,扫码访问后,向所述防伪系统传送提供给所述用户的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所述用户对比所述产品上的所述暗码实际打开的所述位置与所述防伪系统提供的已访问过的所述暗码的所述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为正品,若不一致,可推定所述产品非正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映霆,未经李映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0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设备管理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用的除尘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