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底防滑锚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5851.4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胡思文;洪全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尔特拉(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双娇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底 防滑 | ||
本发明涉及水底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底防滑锚块,包括重块和防滑板,防滑板竖直设于重块的底面,重块落于水底泥面时将防滑板压入水底土壤中。通过重块与水底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提供一部分水平承载力,通过压入水底土壤中的防滑板可以提供另一部分水平承载力。通过将两种提供水平承载力的锚固原理相结合,由防滑板分担部分水平承载力,可以大幅减小重块的尺寸和重量,同时保证承载能力,即通过较小尺寸和重量的重块可实现等效于现有单个较大体积混凝土重块的承载能力,这样既降低了物料成本,也降低了重块的加工难度,并且大幅度降低了在水面下放安装水底防滑锚块的操作难度,可有效提高水面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底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底防滑锚块。
背景技术
水上光伏、海洋工程、船舶等行业都要用到锚固技术。以水上光伏行业为例,漂浮浮岛在水面上,为了保证浮岛的安全,需要将浮岛边缘和水底锚固,限制其在水面的漂移范围。水底的锚固方案是保证浮岛整体安全最重要的方案。水底的锚固必须能够有足够的承载力,在受到锚索拉力后,不会被拔出或移位走锚,一旦锚固结构被拔出或者走锚,则浮岛的定位失败,在受到风、水流载荷下,浮岛会漂移,容易撞到周边的浮岛或者岸边,造成浮岛的损毁,以及浮岛上组件、设备的损失。
常见水底锚固有水底螺旋桩、水底板锚、水底重块等形式。从原理上来看,螺旋桩、板锚等,主要是通过桩体、板锚入泥后,桩体、板锚与土壤之间的作用力来提供承载力,重块主要靠重块底部与水底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来提供承载力。相对而言,对同样承载力,螺旋桩、板锚等形式的水底锚固尺寸较小,但是需要一些相应的施工工具,比如螺旋桩需要有施加扭矩的工具,板锚需要有水底的击打装置。而重块的形式比较简单,直接将重块下放到水底即可,比较适合水深比较大,打桩工具无法送入水底的场景。但是通常混凝土重块尺寸较大,比较笨重,通常达到几吨,甚至十几、几十吨,水面施工操作起吊和下放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底防滑锚块,能够减小重块尺寸和重量,同时保证承载能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底防滑锚块,包括重块和防滑板,防滑板竖直设于重块的底面,重块落于水底泥面时将防滑板压入水底土壤中。
优选地,重块的底面设有多个防滑板。
优选地,多个防滑板在重块的底面交错布置。
优选地,防滑板上设有加强件。
优选地,还包括支脚,支脚设于重块的底面,且支脚的底面与防滑板的底面相平齐。
优选地,重块上设有用于连接系泊索的连接环。
优选地,重块上设有用于连接下放缆绳的吊环。
优选地,重块为混凝土重块。
优选地,重块包括内部中空的容体和放置在容体中的配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通过重块与水底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提供一部分水平承载力,通过压入水底土壤中的防滑板可以提供另一部分水平承载力,由重块与防滑板两者提供的水平承载力的叠加实现水底防滑锚块的承载能力。通过将两种提供水平承载力的锚固原理相结合,由防滑板分担部分水平承载力,可以大幅减小重块的尺寸和重量,同时保证承载能力,即通过较小尺寸和重量的重块可实现等效于现有单个较大体积混凝土重块的承载能力,这样既降低了物料成本,也降低了重块的加工难度,并且大幅度降低了在水面下放安装水底防滑锚块的操作难度,可有效提高水面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水底防滑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水底防滑锚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尔特拉(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夏尔特拉(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系统启动方法及计算设备
- 下一篇:一种保暖棉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