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辊环内表面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5853.3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健;周国祥;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凯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环内 表面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环内表面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首次开机后,识别光敏传感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处理装置在显示器上显示出需要更换的光敏传感器的位置和编号,进行更换并重新检测,直至所有光敏传感器均正常工作;步骤二:根据被检测的辊环的高度,在关机状态,选择与其高度相匹配的一定数量的光敏传感器接入处理装置中,处理装置识别出已经接入的光敏传感器位置和编号;步骤三:将检测组件放置在辊环内部,将辊环的两端进行遮盖;步骤四:灯管和光敏传感器开始工作,驱动辊带动辊环匀速转动,光敏传感器受到反射光照射后将信号发送给处理装置,识别出反射光在辊环上发生偏移的具体位置,并对该具体位置进行标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辊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环内表面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轧辊是一种用于对钢材进行加工成型的部件,为了满足轧辊的使用性能,通常设计装配式轧辊,由辊环和辊环内部的传动部件组成,目前常用的加工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过盈热装配,将辊环和传动部件进行装配,另一种是将传动部件直接在辊环内部铸造成型。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对辊环内表面质量均有较高的要求,若辊环内表面具有凸起、凹陷、颗粒杂质、裂纹等均会对最终成品轧辊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检验,由于辊环为环形件,人工检测容易遗漏,且人员进入辊环内部不方便,这对辊环检验造成了较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辊环内表面检测方法,该辊环内表面检测方法具有采用光线反射对辊环内表面质量进行快速检测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辊环内表面检测方法,包括:两个驱动辊,两个所述驱动辊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驱动辊上设有辊环,所述辊环与所述驱动辊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驱动辊驱动所述辊环转动;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在检测时位于所述辊环的内部,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辊环同轴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矩形通孔;多个光敏传感器,多个所述光敏传感器按矩形阵列的方式铺设于所述矩形通孔内;灯管,所述灯管设于所述框架的下方,所述灯管与所述辊环的轴线相平行,所述灯管用于向所述辊环的内表面发射线性光,所述线性光经过所述辊环的内表面反射后被所述光敏传感器探测;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与多个所述光敏传感器相连;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首次开机后,利用外部光源照射每个光敏传感器,来识别光敏传感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若某一光敏传感器发生故障,则处理装置在显示器上显示出需要更换的光敏传感器的位置和编号,由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并重新检测,直至所有光敏传感器均正常工作;步骤二:根据被检测的辊环的高度,在关机状态,选择与其高度相匹配的一定数量的光敏传感器接入处理装置中,开机后,处理装置识别出已经接入的光敏传感器位置和编号;步骤三:采用高压气体对辊环内表面进行吹气处理,将检测组件放置在辊环内部,使灯管发出的线性光能够经过辊环内表面的反射后照在已经接入的光敏传感器上,将辊环的两端进行遮盖;步骤四:灯管和光敏传感器开始工作,驱动辊带动辊环匀速转动,光敏传感器受到反射光照射后将信号发送给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在显示器上对接收到信号的光敏传感器的位置和编号进行实时显示,采用人工识别或自动识别的方式,识别出反射光在辊环上发生偏移的具体位置,并对该具体位置进行标记。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于所述驱动辊的一端,所述导轨与所述驱动辊同轴设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滑动设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升降机构沿所述导轨靠近或远离所述辊环,所述框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所述框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辊环,所述处理装置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喷胶管,所述喷胶管设于所述框架的下方,所述喷胶管与所述灯管相平行,所述喷胶管与所述灯管分别位于所述矩形通孔的两侧,所述喷胶管内填充有油性红漆,所述喷胶管上设有多个喷嘴阀,多个所述喷嘴阀沿所述喷胶管的轴向均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凯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凯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功耗调整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路复用光模块光接收次模块的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