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压与拨动机构分离式运动的滚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5977.1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普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5/00 | 分类号: | H01H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压 拨动 机构 分离 运动 滚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压与拨动机构分离式运动的滚轮,安装于方向盘的安装槽内,包括多向活动支架组件、字符装饰件、滚轮组件,多向活动支架组件包括导向按压支柱以及支架本体,字符装饰件设置于支架本体上,滚轮组件与字符装饰件相配合并转动设置于支架本体上,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能够在预留间隙较小的情况下实现按压及左右拨动,增加辨别度,提高驾驶安全系数;将磁环集成到滚轮壳体内部,直接通过滚轮加磁场感应传感器的方式来减少滚轮总成的各类传动齿轮,相比传统的光栅式,电位器式避免了空间占用,提高防水性及耐静电破坏性;装配上通过柔性机构,反面软支撑的方式保证子总成的使用稳定性;避免开关因多种相对运动机构而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轮开关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与拨动机构分离式运动的滚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机界面操控功能被集成到汽车方向盘开关上,要求在有限的开发空间内实现多种运动操控模式。例如某新能源主机厂要求将换挡,雨刮,转向灯等功能集成到方向盘上。对人机交互的方式和区分度不断提出挑战,不同操控模式下的人机匹配度越来越被主流主机厂人机所追求。
当前多功能滚轮的开关在实现多种功能集成化上有以下弊端:A、装饰件固定不动的情况下,滚轮如果要求能按压和左右拨动,则两侧要求预留较大的间隙1~2mm,来满足滚轮自身的左右拨动的活动空间,而常规缝隙0.3~0.5mm,这种较大的间隙不仅会导致视觉上的缝隙不一致,而且会带来功能上的防水,防尘等问题,给使用者体验带来较大隐患;
B、装饰件可随滚轮按压或随滚轮转动和按压的情况下,会给使用者带来以下场景的人机一致性差异和驾驶员主观认知困惑,如场景一:左右拨动滚轮+装饰件拨动,是一种侧向的移动,伴随的场景往往是仪表显示屏幕上的左右翻页功能,此时滚轮侧面的与面盖的交接处是一个操作端,伴随着人的大拇指的拨动而运动。此时人机界面的装饰件字符与屏幕界面的运动方向是完全保持一致的;场景二:滚轮的自转,指向的是速度加减、音量加减、上下翻页。此时人机界面只有滚轮自传,装饰件不动,与屏幕界面的运动方式是一致的;场景三:滚轮的按压,指向的是对某一个速度的确认选择或者对某一个音量的确认或对某一个场景的选择,此时传统的模式下滚轮与装饰件一起被按压,向下运动,对于终端操控者而言会带来认知上的错觉,即带左右字符运动模式的装饰件与滚轮一起运动,而装饰件表面印有左右移动字符,已经在场景1被赋予了左右运动的属性,同步被按压下去给带驾驶员来了场景干涉,以及视觉和触觉认知上的偏差。尤其是滚轮按压被赋予安全功能确认的情况下,这类认知偏差甚至会带来驾驶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按压与拨动机构分离式运动的滚轮,能够在预留间隙较小的情况下实现按压以及左右拨动,增加辨别度,提供驾驶安全系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按压与拨动机构分离式运动的滚轮,安装于方向盘的安装槽内,包括多向活动支架组件、字符装饰件、滚轮组件,所述多向活动支架组件包括导向按压支柱以及支架本体,所述字符装饰件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字符装饰件相配合并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一体设置的按压连接座、按压搭接座以及滚动连接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压连接座与按压搭接座的布置呈三点式结构,所述滚动连接座设置于三点式结构的中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按压支柱对应抵设于所述按压连接座以及所述按压搭接座下表面,反面软支撑的方式能够保证结构使用的稳定性;避免开关因为多种相对运动机构而影响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字符装饰件同时通过所述的按压连接座以及所述按压搭接座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字符装饰件包括按压轴装配部、搭接柱以及中部具有镂空部的字符装饰件壳体,所述压轴装配部以及所述搭接部沿所述镂空部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字符装饰件壳体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普瑞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普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