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连续离心式的废弃拉链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6410.6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前景拉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离心 废弃 拉链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连续离心式的废弃拉链检测装置,包括废弃拉链检测装置,所述废弃拉链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总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焊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央轴承连接有离心杆,所述离心杆的顶端外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杆,若干所述连杆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三个挂钩,每一个所述挂钩的上方均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块夹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三个环形筒,三个所述环形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塑料溶液、树脂溶液和金属溶液,本发明,具有对废弃拉链中所出现的受损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连续离心式的废弃拉链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服装回收厂来说,废弃拉链是一种可立即回收利用的资源,日常穿着的衣服上的拉链链齿的材质分为三种:塑料、尼龙以及金属,对于废弃拉链,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会使得拉链出现脱齿、缺齿或者歪斜的现象,对于缺齿的废弃拉链,现有技术中多为直接舍弃,或将布料与拉链链齿分离,将链齿回收重新铸型,效率不高且会造成链齿溶液的浪费,因此,设计对废弃拉链中所出现的受损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的一种可连续离心式的废弃拉链检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离心式的废弃拉链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连续离心式的废弃拉链检测装置,包括废弃拉链检测装置,所述废弃拉链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总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焊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央轴承连接有离心杆,所述离心杆的顶端外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杆,若干所述连杆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三个挂钩,每一个所述挂钩的上方均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块夹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三个环形筒,三个所述环形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塑料溶液、树脂溶液和金属溶液,三个所述环形筒的上方位于每一根连杆的下方均套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上端固定有空心顶板,所述空心顶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压模块,所述壳体的左侧通过管路连接有注射头,所述注射头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抽吸机,所述抽吸机的内部设置有三通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总控系统包括预处理子系统、分离子系统、回收子系统和修复子系统,四个所述子系统相互电连接;
所述预处理子系统用于对废弃拉链进行预处理,对其进行分类,所述分离子系统用于对废弃拉链进行旋转分离,判断出废弃拉链中有是否存在脱齿现象,所述回收子系统用检测出废弃拉链中链齿缺失的拉链,所述修复子系统用于对废弃拉链进行修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处理子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分离子系统包括第一分离模块和第二分离模块,所述回收子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所述修复子系统包括驱动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废弃拉链的位置,所述第一分离模块用于记录当前废弃拉链的状态,所述第二分离模块用于检测当前废弃拉链的受损情况,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拉链的缺齿情况,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对当前拉链的受损情况驱动后续装置对当前废弃拉链进行修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模块包括测量子模块、从动子模块,所述测量子模块与从动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模块包括公转子模块,所述公转子模块与离心杆电连接,所述第二分离模块包括自转子模块,所述自转子模块与挂钩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滑动子模块、第一辅助子模块,所述滑动子模块与第一辅助子模块电连接,所述滑动子模块与壳体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组合子模块、第二辅助子模块,所述组合子模块与第二辅助子模块电连接;
所述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当前拉链的数值,所述公转子模块用于控制离心杆进行旋转,所述自转子模块用于控制挂钩进行旋转,所述滑动子模块用于控制壳体进行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前景拉链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前景拉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6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