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卡箍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7105.9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璐;景亚宾;张博文;朱晓琴;孔仙达;傅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33/12;C08L83/07;C08L83/05;B29C45/14;B29K77/00;B29K33/04;B29K8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方洲易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卡箍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使用MMA/GMA共聚物改性PA66制成卡箍骨架后,将AB胶混合并注塑到涂抹丙烯酸和衣康酸的尼龙骨架表面。通过对PA66改性,向PA66中加入MMA/GMA共聚物,使改性后的PA66表面带有环氧基团,再通过环氧基团与羧基的缩合反应,和双键与硅氢键的加成反应,使硅胶材料在改性PA66表面固化,通过化学键连接获得良好的粘结效果。丙烯酸和衣康酸可分别与改性后的改性PA66和硅胶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提高外层尼龙骨架和内层硅胶衬垫的连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卡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尼龙卡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卡箍常用于管道连接和管状物体的固定,两个半圆形箍体螺纹连接、一个圆形箍体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使用较为普遍。卡箍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塑料,其中塑料卡箍由于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可用于通讯设备中电线的固定。现有的塑料卡箍大多结构较为简单,仅有一个塑料骨架,且固定方式为卡扣,对电线固定效果不足。因此通常在卡箍内壁添加硅胶衬垫,从而提高固定效果,避免卡箍对电线的损害。
而现有的PA66与硅胶复合产品中,通常仅利用硅胶与PA66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进行粘结,这个粘结力普遍偏弱,常用的增加粘结力的改性方法是对硅胶进行改性,在硅胶上增加聚酰胺链段以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的效果,但由于硅胶与PA66之间并无化学键连接,硅胶与PA66之间也不存在熔融共混的过程,因此粘结力增加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卡箍的制备方法,尼龙卡箍通过螺栓固定,且尼龙卡箍内壁设有硅胶衬垫,提高其固定能力。改性PA66与硅胶衬垫之间通过丙烯酸和衣康酸具有良好的粘结效果,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力,避免硅胶衬垫脱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尼龙卡箍制备方法,由外层尼龙骨架和内层硅胶衬垫构成,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改性PA66:
1)将PA66和MMA/GMA共聚物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获得PA66和MMA/GMA共聚物的混合物;
2)将PA66和MMA/GMA共聚物的混合物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到改性PA66的粒料;
b.制备卡箍:
1)使用改性PA66粒料注塑成PA66外层尼龙骨架;
2)将衣康酸溶于丙烯酸中制成混合溶液;
3)在PA66外层尼龙骨架与内层硅胶衬垫的接触面上均匀涂抹混合溶液并略微晾干;
4)将卡箍骨架固定在硅胶注塑机上;
5)将AB胶混合并注塑到涂抹过丙烯酸的外层尼龙骨架表面,加热固化2-3min得到衬垫卡箍成品。
优选的,步骤b-2)中,衣康酸与丙烯酸的质量分数比为1-10:100。丙烯酸是一种常见的粘合剂,衣康酸的加入有以下作用:
1、增加了卡箍骨架与硅胶接触面上的羧基数量,促进接触面上环氧基和羧基的反应,从而增大卡箍骨架和硅胶之间的粘结力;
2、多官能团的衣康酸可与临近的环氧基团形成更牢固的化学键连接,进一步增大卡箍骨架和硅胶之间的粘结力。
优选的,步骤b-5)中,AB胶含有催化剂Pt,硅胶中含有Si-H键和含有C-C双键的聚硅氧烷在Pt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
优选的,步骤b-5)中,硅胶含有Si-H键的聚硅氧烷和丙烯酸上的C-C双键在Pt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厂用面料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区域电网分布式负荷转供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