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场有功出力优化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7202.8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宇;肖谭南;吕奇峰;张雪敏;王斌;张扬帆;贾洪岩;杨俊丰;王一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Q50/0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有功 出力 优化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有功出力优化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能量平衡获取尾流迭加模型;将风机的轴向诱导因子作为控制变量输入所述尾流迭加模型,得到用于模拟风机之间的尾流相互作用的风机尾流迭加模型;基于海上风电场的风机排布方式和参数设置,利用多个候选优化控制策略分别对所述风机尾流迭加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基于所述多个候选优化控制策略得到的仿真结果,获取风电场有功出力的目标优化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目标优化控制策略,控制风电场的有功出力。该方法给出了风电场中的最佳优化控制策略,解决了尾流效应的影响,提高了风电场的有功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风电场有功出力优化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常见的新能源,在我国的储量非常丰富(中国的风能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位列世界第三),尤其是在我国“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风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单台风力机的功率越来越大,风机高度和叶片长度都在增加,风电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可以从风机本身出发,通过改进浆叶、齿轮箱和变频器等结构,使风机达到比较高效的运行性能;其次,风电场的合理选址可以使其接收到更多的风能,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另外在风电场运行期间,通过协调各风机之间的有功出力关系,从而达到一个更理想的风电场整体运行状态,提高发电效率。
在风电场中,当上风向风机吸收风能带动风轮做功并转化为电能时,会造成来风速度的降低,从而导致下风向风机可利用的风能减少,这就是“尾流效应”,而风机间的距离越小,尾流效应的影响越明显。在风电场的运行中,如果不考虑风机之间尾流效应的影响,采取传统的单机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MPPT)控制策略,风电场捕获的总能量并不是最大。特别是在大型的风电场中,由于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机组间的距离有限,尾流效应将引起显著的功率损失,造成经济损失。目前虽然可以采取优化风机排布的方法,增加盛行风向上机组间距,来减弱尾流效应的影响,但实际风电场中风力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出现风向为侧风向的情况时,尾流效应造成的功率损失将十分严重,一般可达到1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有功出力优化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由于尾流效应造成功率损失十分严重的技术问题,以实现提高风电场有功出力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有功出力优化控制的方法,包括:
基于能量平衡获取尾流迭加模型;
将风机的轴向诱导因子作为控制变量输入所述尾流迭加模型,得到用于模拟风机之间的尾流相互作用的风机尾流迭加模型;
基于海上风电场的风机排布方式和参数设置,利用多个候选优化控制策略分别对所述风机尾流迭加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基于所述多个候选优化控制策略得到的仿真结果,获取风电场有功出力的目标优化控制策略;
根据所述目标优化控制策略,控制风电场的有功出力。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有功出力优化控制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能量平衡获取尾流迭加模型;
建立模块,用于将风机的轴向诱导因子作为控制变量输入所述尾流迭加模型,得到用于模拟风机之间的尾流相互作用的风机尾流迭加模型;
仿真和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海上风电场的风机排布方式和参数设置,利用多个候选优化控制策略分别对所述风机尾流迭加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基于所述多个候选优化控制策略得到的仿真结果,获取风电场有功出力的目标优化控制策略;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优化控制策略,控制风电场的有功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螺杆超高温热泵机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布辊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