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品表面病毒的光催化消杀装置及其消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7223.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重;付贤智;戴文新;陈旬;员汝胜;陈健;徐韬;朱良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胜强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表面 病毒 光催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品表面病毒的光催化消杀装置及其消杀方法,涉及杀菌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雾化腔、内置有紫外线灯的消杀腔及用于输送待消毒物品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依次贯穿所述雾化腔与所述消杀腔,所述雾化腔中设置有用于向待消毒物品表面喷涂光催化雾化剂的雾化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雾化腔,并在雾化腔中设置向包装箱表面喷涂光催化剂的雾化机构,能够在包装箱表面形成光催化剂薄膜,并结合紫外线灯的照射,可以实现对包装箱表面进行有效地消毒,并在后续输运环节维持长效性病毒抑制与灭活效果,良好地避免病毒通过包装箱或其他食品包装进行传播,保证食品运输的安全性,也为群众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消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品表面病毒的光催化消杀装置及其消杀方法。
背景技术
受病毒污染的食品外包装表面经过冷链运输,已成为了病毒传播的一条隐藏的路线,容易引发接触人员感染,时有发生感染案例,如何有效控制冷链食品病毒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坚决防止病毒通过冷链物流渠道进行传播,及时控制和消除冷链物流的病毒安全隐患,对开发高效、安全的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病毒的消杀技术具有重大需求。
尽管在人类认知中包膜病毒具有易碎特性,但实际上它们具有潜在的环境抵抗力,变异迅速且持续缺乏特异性治疗。除了研发抗感染药物和疫苗外,发展新的消毒技术也非常重要。病毒对热力、紫外线和中低效消毒剂都很敏感。针对病毒,国内外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其中含氯消毒剂用量最多。但是消毒剂往往具有一定刺激性和危险性,某些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含氯消毒剂,刺激性大,容易受到pH值等因素的影响,频繁使用此类消毒剂,有可能使环境中的残留毒素增多,且会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针对冷链产品可能带来的潜在安全食用影响。有研究表明,大规模持续使用消毒剂对环境与人体健康也有影响。此外,高能短波紫外线和高压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病毒也具有很强的消毒效果,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这些技术也带来了紫外线消杀作用距离短、对物体表面穿透能力弱、易于产生未受光死角、产生臭氧副产物的安全影响、高能设备复杂和未知潜在风险的可能问题。因此,开发无需添加化学消毒制剂且对人体无刺激,适用于环境和物体外表面消毒的高效、简单、安全的病毒消杀方法/技术已刻不容缓。
光催化技术具有利用一般光源驱动光催化剂材料可在温和条件下产生源源不断的、极具活性的氢氧自由基OH-及超氧根离子O2-等强氧化活性物,使化学小分子、大分子或生物体深度氧化分解为无机小分子(如CO2、H2O等),无二次污染(绿色)、广谱和长效等显著特征与优势,代表了新一代环境友好安全治理与净化的技术。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光催化技术具有强烈杀灭细菌和病毒(如:流行性病菌,非典、禽流感等病毒)的作用,氧化力极强的氢氧自由基可无选择性地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对细菌和病毒可以完全消杀而有效阻断细菌繁殖和病毒传播。相比而言,采用光催化创新技术以核酸结构深度破坏为特征对病毒具有深度的消杀效果,无需依赖消毒剂化学制剂且对人体无刺激,有望发展成为一种适用于环境和物表消毒的新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存在一些利用光催化技术进行消毒杀菌的装置,如申请号为“201120143617.0”,名称为“一种具有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层的污水处理部件”,其在装置内部设置石英棒,并在石英棒表面涂覆光催化剂,利用紫外线照射光催化剂实现对污水的消毒处理;申请号为“201120230375.9”,名称为“中央空调系统末端复合型杀菌灭病毒净化装置”,其内部设置有光催化组件,能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但是对物品表面,如包装盒表面,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的装置或方法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品表面病毒的光催化消杀装置及其消杀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在包装箱表面形成光催化剂薄膜,并结合紫外线灯的照射,对物品表面的消毒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州大学;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建筑机房施工系统
- 下一篇:导流装置、扩压器及离心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