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7248.X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兴士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01;B26D7/18;B26D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郭朝引 |
地址: | 3132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顶部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筒、转筒、电动伸缩杆、安装杆、卡盘、转轴、转杆、螺栓、滑块、摩擦块,所述安装筒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与转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与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与卡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螺栓与转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底部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转杆滑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塑料薄膜容易出现皱褶导致打孔不规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中国塑料薄膜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据悉,中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将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随着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不断地涌现,将促使中国的塑料薄膜朝着品种多样化、专用化以及具备多功能的复合膜方向发展。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脚步渐行渐远,对塑料膜的使用方式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就比入传统的农业温室在培育幼苗时,需要在塑料薄表面打孔,方便种子出芽,然而在传统打孔机器在使用时,塑料卷在使用完毕后更换安装新的塑料卷材料时较为麻烦,同时塑料卷由于拉伸而容易出现皱褶,导致打出的孔大小不规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达到方便更换塑料卷原料并且保证塑料薄膜在打孔前保持平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顶部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操作板的顶部设置有平整机构,所述操作板的顶部设置有打孔机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筒、转筒、电动伸缩杆、安装杆、卡盘、转轴、转杆、螺栓、滑块、摩擦块,所述安装筒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筒与转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与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与卡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转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转杆反向设置,所述螺栓与转筒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底部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转杆滑动连接,所述摩擦块与转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与转筒之间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平整机构包括平整机箱、平整电机、夹棍、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杆、平整辊,所述平整机箱固定安装在操作板的顶部,所述平整电机固定安装在平整机箱的一侧,所述平整机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夹棍,所述夹辊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夹辊紧密接触,所述平整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平整机箱延伸至平整机箱的内部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表面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平整辊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表面,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机箱、打孔电机、刀轴、传动辊、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皮带、安装辊、打孔刀,所述打孔机箱固定安装在操作板的顶部,所述打孔电机固定安装在打孔机箱的背面,所述打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打孔机箱延伸至打孔机箱的内部与刀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辊与打孔机箱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辊与传送带活动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刀轴表面,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辊表面,所述皮带活动连接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表面,所述安装辊固定安装在刀轴表面,所述到打孔刀固定安装在安装辊表面,所述打孔刀呈排状环形阵列固定安装在安装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兴士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兴士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移内倒窗的上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烟丝杂物识别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