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源混凝土振动台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7282.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黎平;刘帅;张鹏飞;孙虎;邓子烛;彭胜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源 混凝土 振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混凝土振动台,包括台面、固定支架、底座(8)、弹簧系统、振动系统和电源系统;台面包括挡板(1)、台面钢板(2)、排污口(3)和台面方钢管龙骨(4);固定支架为方钢管焊接成,用于支撑弹簧系统;底座用于支撑蓄电池地电瓶箱,由方钢管双层焊接成;弹簧系统由上垫板(9)、下垫板(13)、弹簧(11)、上圆形护柱(10)以及下圆形护柱(12)组成,用于支撑台面并在电机工作时振动;振动系统由钢垫板(14)、振动电机(15)、方形孔(16)及电源开关(17)组成,振动电机固定在台面背面的台面方钢管龙骨上,电源开关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电源系统由蓄电池(18)、电源箱(19)及海绵垫(20)组成。还公开了相应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环境下振动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源混凝土振动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迅猛发展,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用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等级等试验,需求量随发展越来越大。
传统混凝土振动台通常用于试验室,需外接220V或380V固定电源,其设备体积大且重量大,不适合经常移动,且人工移动及携带困难。
现场混凝土试件制作时多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此方式制作试块不仅效率低,且难以确保真实反映混凝土质量;当现场采用传统混凝土振动台振捣时,不仅需耗费人工搬移,且需现场外接220V或380V固定电源供电,这种方式费时费力。
因此发明一种轻便、高效地现场混凝土试件振动台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混凝土振动台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增加直流移动电源和提手、缩减振动台尺寸,其自带直流电源及其轻巧便携等特性,将传统振动台适用于车间的特性扩大到了施工现场任意取样点,替代传统现场混凝土试件制作时的人工振捣方式,提高了混凝土试件制作质量,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直流电源混凝土振动台,包括台面、固定支架、底座(8)、弹簧系统、振动系统和电源系统;其中,
所述台面包括挡板(1)、台面钢板(2)、排污口(3)和台面方钢管龙骨(4),所述台面钢板(2)为薄钢板,所述台面钢板(2)与所述台面方钢管龙骨(4)焊接在一起,四周设置所述挡板(1)并加设简易的所述排污口(3);
所述固定支架采用方钢管焊接而成,用于支撑弹簧系统;
所述底座(8)用于支撑所述蓄电池地电瓶箱,所述底座(8)由方钢管双层焊接形成;
所述弹簧系统由上垫板(9)、下垫板(13)、弹簧(11)、上圆形护柱(10)以及下圆形护柱(12)组成,用于支撑台面并在电机工作时振动;
所述振动系统由钢垫板(14)、振动电机(15)、方形孔(16)以及电源开关(17)组成,所述振动电机(15)固定在所述台面背面的所述台面方钢管龙骨(4)上,所述电源开关(17)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所述电源系统由蓄电池(18)、电源箱(19)以及海绵垫(20)组成。
优选的,所述台面采用2.5mm厚钢板弯制而成,所述台面的背面采用20mm×20mm方钢管焊接形成台面骨架,骨架正下方焊有回字型穿孔2.5mm厚钢板作为台面钢板(2),用于固定所述振动系统中的所述振动电机(15),所述台面钢板(2)的中间被切除以减轻所述振动台地整体质量;台面为正方形,边长为400mm,最大可容纳四个常规150mm×150mm×150mm混凝土试块振动工作。
优选的,所述底座(8)采用双层20mm×20mm方钢管焊接形成较大竖直空间容纳所述蓄电池(15)的电瓶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