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签发电子签名证书的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7652.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2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青龙生;龙玲;刘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易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3 | 分类号: | G06F21/33;G06F21/60;G06F21/64;H04L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签发 电子 签名 证书 方法 系统 装置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签发电子签名证书的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区块链接收应用端发起的交易信息,通过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校验逻辑,对交易信息中的注册者身份的唯一名字和注册者的密码进行校验;在校验合法的情况下,调用智能合约的签发逻辑,通过密钥工具签发证书,其中,密钥工具包括区块链网络所提供的数字证书管理工具,或智能合约通过编程工具创建的密钥库;最后,通过智能合约将签发的证书转化为扩展名为.p12或.pfx的证书文件,并将证书进行编码加密,存储到区块链共享账本或隐私数据和/或区块链世界状态中。本申请通过区块链签发证书,保护了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区块链签发电子签名证书的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及普及,现今已普遍采用SaaS(Software-as-a-Service,又称软件即服务)为用户提供签名服务。当签署文件时,需要从数量有限的IP地址访问服务器,获取签署文档,以便负责签名的公司或组织可以跟踪已签名文档的数量和内容。而通过这种云上签名服务签署文件,实质上用户并不是签名者,是云上签名服务管理着用户的文档,并使用用户个人的私钥签名。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是签名者,而被授权的第三方成为法定代表签字,并在其服务器上创建了密钥库,用户个人签名时采用的私有密钥,第三方可以访问,此时,用户的电子签名并非仅由签名人唯一控制。更为甚至,当用户的密钥被人复制,又或被人冒名使用时,完全无法追溯甚至无从得知此行为。
即使用户信任第三方来保护他/她的密钥免受黑客攻击,或者用户相信该第三方永远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他或她的名义签署文件,用户使用在线签名服务的凭据也总是有可能受到损害。
基于上述情况,用户需要一种非第三方签发电子签名证书的方式,以解决中心化系统掌管电子签名证书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第三方中心化服务平台签发电子签名证书,用户无从得知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安全保障手段是否到位,甚至完全无法辨识这些安全保障手段本身是否就“安全”,安全隐患很大。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对于第三方中心化服务平台签发电子签名证书时,带来的不可追溯性、安全性弱以及隐私保护度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签发电子签名证书的方法、系统、装置和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第三方中心化服务平台签发电子签名证书时,导致的不可追溯性、安全性弱以及隐私保护度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签发电子签名证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区块链接收应用端发起的交易信息,通过所述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校验逻辑,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注册者身份的唯一名字和注册者的密码进行校验;
在校验合法的情况下,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签发逻辑,通过密钥工具签发证书,其中,所述密钥工具包括区块链网络所提供的数字证书管理工具,或智能合约通过编程工具创建的密钥库;
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签发的所述证书转化为扩展名为.p12或.pfx的证书文件,并将所述证书进行编码加密,存储到所述区块链共享账本或隐私数据和/或区块链世界状态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区块链接收应用端发起的交易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初始化根CA证书,其中,所述根CA证书包括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或区块链自签名的证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校验合法的情况下,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签发逻辑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初始化所述数字证书管理工具对象,并设置所述数字证书管理工具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易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微易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