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学测温的煤自燃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8159.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王凯旋;蔡国斌;岳宁芳;金彦;刘华;李帅;权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硕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3 | 代理人: | 张德兴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学 测温 自燃 高温 点运移 路径 可视化 装置 方法 | ||
1.基于声学测温的煤自燃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式罐体(1)、程序自加热控制系统、气路、自动升降调节装置、热电偶接触测温装置和声学非接触测温装置;
所述程序自加热控制系统包括铺设在圆柱式罐体(1)的底面内侧和侧壁内侧的热电加热丝(7)、均匀固定在圆柱式罐体(1)底面内侧的高温热电加热棒(8),所述热电加热丝(7)和高温热电加热棒(8)通过电热控制仪(9)控制,电热控制仪(9)与温度控制仪(10)相连;
所述气路包括设置在圆柱式罐体(1)底部的气体干燥箱(12),圆柱式罐体(1)顶部穿有出气竖管(13),圆柱式罐体(1)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横管(11);
所述自动升降调节装置用于调整收发式声波换能器(24)的高度;
所述热电偶接触测温装置用于测量控制圆柱式罐体(1)内部煤样温度;
所述声学非接触测温装置用于监测炉膛(3)内煤样温度分布及高温点运移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测温的煤自燃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式罐体(1)包括装煤炉膛(3),装煤炉膛(3)外侧设置有耐火保温层(2),装煤炉膛(3)顶部设置有上罐盖(4)和下罐盖(5),上罐盖(4)和下罐盖(5)之间设置有耐火密封圈,所述上罐盖(4)和下罐盖(5)由螺栓(6)固定,所述耐火保温层(2)和罐盖均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耐火材料为陶瓷纤维;
所述螺栓(6)数量为8个,直径为12mm,均匀布置在罐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测温的煤自燃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电加热棒(8)的数量为四根,四根高温热电加热棒(8)在装煤炉膛(3)内均匀布设;
所述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均由耐腐蚀特种钢材制成,所述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的管径均为10mm,所述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通过螺纹连接在圆柱式罐体(1),进气横管(11)和出气竖管(13)均穿出噪音隔音箱体(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测温的煤自燃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干燥箱(12)设有干燥剂并通过钢丝密网(14)与装煤炉膛(3)连接,所述出气竖管(13)穿过上罐盖(4)和下罐盖(5)进入圆柱式罐体(1);
所述圆柱式罐体(1)的直径为600mm,所述圆柱式罐体(1)的高度为750mm;所述装煤炉膛(3)的直径为300mm,所述装煤炉膛(3)的高度为600mm,所述钢丝密网(14)与圆柱式罐体(1)内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0mm;
所述钢丝密网(14)的密度为100~3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测温的煤自燃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分别对称安装在耐火保温层(2)外侧壁的滑轨(15),并由电线路连接至计算机温度控制及可视化平台(30),滑轨(15)下侧安装有底座(16),滑轨15下侧安装上固定座(17),所述滑动安装板(18)与滑轨(15)滑动连接,所述自动升降调节装置各个组成部分均选用轻型、静音材料;
所述滑轨(15)数量为8个,长度为400mm,均匀对称沿耐火保温层(2)竖直方向侧壁设置,所述底座(16)、上固定座(17)焊接在耐火保温层(2)上,所述滑动安装板(18)数量为8个,分别固定在滑轨(15)上,所述滑动安装板(18)中部留出直径略小于收发式声波换能器(24)直径大小的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测温的煤自燃高温点运移路径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接触测温装置包括固定在圆柱式罐体(1)内侧壁R型铂铑13纯铂热电偶(19),所述R型铂铑13纯铂热电偶(19)通过热电转化装置(20)和热电偶温度数据采集卡(21)相连;
所述R型铂铑13纯铂热电偶(19)数量为4个,直径20mm,长200mm,由上向下均匀对称布置在圆柱式罐体(1)内侧壁,竖向间隔9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81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用立体电路设计的滑环芯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