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菜籽提取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8607.3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君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君涵 |
主分类号: | A61K36/31 | 分类号: | A61K36/31;A61P17/00;A61P17/02;A61K8/9789;A61Q19/02;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7000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明***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菜 提取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领域,公开了一种白菜籽提取物及其应用。该白菜籽提取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将白菜籽粉碎,取白菜籽粉加入乙醇溶液浸泡,超声波提取,过滤浓缩后,将提取液加入石油醚萃取,将石油醚萃取后的剩余水相经10v/v%~30v/v%浓度的乙醇溶液洗脱,接着用50v/v%和75v/v%浓度的乙醇溶液交替洗脱2次,流出液减压脱除乙醇和水,真空干燥,获得白菜籽提取物。本发明的白菜籽提取物具有水溶性,且稳定性良好,安全无副作用,原料获取简单,制备成本低,应用于制备同时治疗皮肤色素沉着过度、鱼鳞病、毛周角化、皲裂的产品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菜籽提取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白菜籽,是十字花科作物白菜的种子。白菜籽球形,棕色,比较耐寒,原分布于中国华北,现已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白菜籽价格便宜,易采购,产量大,是一种极具应用开发前景的资源。现代植物化学研究表明,白菜籽含有丰富的Ca、Fe、Zn等矿物质元素,多糖,膳食纤维,而白菜籽皮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白菜籽在治疗骨折、骨质酥松、胃粘膜修复方面的功效有一些研究报道,但还未见到在治疗皮肤色素沉着过度、鱼鳞病、毛周角化、皲裂方面的功效研究报道。
皮肤色素沉着可由多种皮肤病引致,临床皮肤病学把以皮肤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统称为皮肤色素沉着过度性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的产品有熊果苷类、曲酸类、氢醌类、间苯二酚类、VC类、维甲酸类等,多数治疗色素沉着的产品存在以下缺点:(1)刺激性大,易产生红斑、刺痛、过敏等现象,为了有效降低刺激性,部分配方添加激素作为抗敏剂,激素又会引起激素性皮炎、满月脸、长毛、长痘等;(2)稳定性差,易氧化变质、变色而失去作用。目前开发出的刺激性较小、稳定性相对较好、且高效抑制色素沉着的成分有光甘草定-90(纯度≥90%),光甘草定-90的价格在每公斤20万人民币左右,因成本太高,难以普及。
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由遗传因素导致表皮屏障破坏与角质层分化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属于典型角化性皮肤病。目前常用的治疗鱼鳞病的物质有曲安缩松、维甲酸、水杨酸、高浓度果酸、醋酸、乳酸、尿素、苯酚、雷锁辛,以角质剥脱剂、激素、松解剂为主。角质剥脱类成分刺激性大,多数产品需要配伍激素来降低刺激,长期使用复配激素的角质剥脱产品,易导致鱼鳞病皮损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在治疗后期皮损部位出现枝条状纹路,皮损面积逐步扩大。
毛周角化病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疾病,本病多系遗传因素导致表皮屏障破坏与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多发性针尖大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目前常用的治疗毛周角化的药物也与鱼鳞病基本相同,利用角质剥脱剂、激素、松解剂治疗毛周角化,容易导致反弹,皮损加重,皮肤变薄等等状况。
皲裂是角化性皮肤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症状,也是一种独立的皮肤病,是指皮肤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质层损坏,导致皮肤干燥和线状裂隙的产生。缓解皲裂的常用药物目前依然以角质剥脱剂、激素、松解剂为主,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会加剧皮肤屏障的破坏和真皮层的损伤,致使干燥和皲裂反弹加重。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菜籽提取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白菜籽提取物具有水溶性、稳定性好,不易受光照等条件影响发生变质、安全无刺激。同时,本发明通过实验首次发现白菜籽提取物表现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性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白菜籽提取物在0.1mg/ml浓度下,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76.83%,同样浓度下,阳性对照光甘草定-90的抑制率为38.19%,抑制率是光甘草定-90的两倍;同时,将本发明的白菜籽提取物应用于制备同时治疗鱼鳞病、毛周角化、皲裂等角化性皮肤病的产品,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菜籽提取物,该白菜籽提取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君涵,未经潘君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8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