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弃渣场地表水入渗导排及整体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2393.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陈扬政;谭贤君;饶力;陈杰华;应杰君;张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丰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宜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29/02;E02D17/20;E02D3/10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高洋 |
地址: | 3360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弃渣场 地表水 入渗 整体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弃渣场地表水入渗导排及整体加固结构,在弃渣场周边浇筑有挡墙所述挡墙的壁上设置贯穿的排水孔,所述挡墙的下部施作有三七灰土台,所述三七灰土台的上台面向弃碴场方向倾斜;在弃渣场的基地上施作有若干个混凝土承台;所述弃渣场内的弃渣包括若干层夯实的弃渣层,相邻的弃渣层之间施作有入渗导排隔水层;加固结构施作有若干个与混凝土承台配合使用的锚索;所述锚索自上到下贯穿弃渣层和入渗导排隔水层,在最底部贯穿混凝土承台。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率高、造价低,有效实现渣场地表水入渗导排及整体加固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弃渣场抗渗加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弃渣场地表水入渗导排及整体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洞渣是隧道掘进过程中开挖产生的碎石废渣,隧道工程洞渣体量大且处理困难,需要建设专门的弃渣场填埋处理。自深圳光明新区弃渣场发生重大滑坡失稳事故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弃渣场、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从大量研究成果看,弃渣场内部碎石废渣虽经分层碾压处理但仍属于弱胶结状态,降雨和地表水入渗会弱化弃渣场内部的岩土胶结能力,存在导致弃渣结构液化失稳发生弃渣场整体滑动的潜在危险。
现阶段,通常采用放缓填筑边坡,加高、加大挡墙,底部安装排水管导排水等常规方法保证弃渣场的整体稳定。现有技术中的排水加固方法,难以很好的实现保证弃渣场的整体稳定性,防范措施也不够全面,结合实际生产的具体防护措施尚有欠缺。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防治地表水入渗导致弃渣结构液化失稳发生整体滑动的事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弃渣场地表水入渗导排及整体加固结构,在弃渣场周边浇筑有挡墙所述挡墙的壁上设置贯穿的排水孔,所述挡墙的下部施作有三七灰土台,所述三七灰土台的上台面向弃碴场方向倾斜;
在弃渣场的基地上施作有若干个混凝土承台;所述弃渣场内的弃渣包括若干层夯实的弃渣层,相邻的弃渣层之间施作有入渗导排隔水层;
加固结构施作有若干个与混凝土承台配合使用的锚索;所述锚索自上到下贯穿弃渣层和入渗导排隔水层,在最底部贯穿混凝土承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弃渣场地表水入渗导排及整体加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底处理
弃渣前对场地基底间隔下挖、夯实,施作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承台中间沿竖直方向预留贯穿的孔洞,并在孔洞内预埋橡胶软管;
(2)挡碴墙的施作
渣堆坡脚采用混凝土挡墙挡护,挡墙在弃碴前修建,并随弃碴随增高,随时保持墙顶高出碴顶0.5m以上;挡墙墙身设置若干泄水孔;
(3)排水管的安装
碴场底部埋设纵横交错的排水管,排水管远离场地基底的一侧开设若干个排水孔,排水管周边采用块石堆码,下游延伸至挡墙外;
(4)分层弃渣作业
弃渣分层堆弃,每层高度1m碾压密实,每层弃渣顶部铺设一层金属网片,并喷射一层PVA纤维增强喷射砂浆,作为入渗导排隔水层;
(5)安装中空注浆锚索
步骤(4)结束后,整平弃碴场顶面,拔出预埋的橡胶软管,安装中空注浆锚索,孔底打到碴场底部承台预留孔洞内,锚索安装后使用注浆料注浆固定;
(6)表层绿化
在弃碴场顶面上方覆盖60~90cm厚的可种植土,进行坡面绿化;
本方法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率高、造价低,有效实现渣场地表水入渗导排及整体加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丰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宜春学院,未经江西丰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宜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信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钯基合金薄膜和多孔不锈钢载体的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