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音古筝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4344.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莫伟樑;吴梓澄;黄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炫音文化创意(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22 | 分类号: | G10D3/22;G10D3/01;G10D3/04;G10D3/12;G10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27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音 古筝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乐器制作领域,提供了一种低音古筝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用圆柱形桐木作为基础材质;S2.将所述桐木进行外形切割,使其具备古筝的弧形,抽取木材中的水分和油脂;S3.将定型完毕的桐木进行风干;S4.将风干完毕的桐木根据古筝制作的技术图纸进行整挖;S5.选用岳山并将其装嵌在桐木的两侧,在岳山的侧边安装弦眼;S6.古筝整体结构完成后,装上弦线及配对筝码。本发明优势在于:琴头位置的琴钉是使用外露式的镶嵌方式;琴身的设计、结构及弧度都是根据低音筝去设计和制作;通过以上的弦线、琴码及琴身设计从而增加了古筝目前没有的低音音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乐器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音古筝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早期低音筝摆放头低尾高,琴弦距地面的高度介于坐式的传统筝和站式的多声筝之间,因此多采用半蹲的演奏方式。半蹲演奏的基本姿势:双脚立稳,双膝微屈保持弹性,双手着弦;如果演奏者全身都位于琴体的内侧,双脚就会因为前方琴体和琴架的遮挡不容易屈膝;而在演奏第八至十三弦时,演奏者还会因上半身前移,容易造成身体重心不好控制、脚底支撑力不稳的情况。为避免上述的情况,演奏者的右脚可以跨于琴头右侧,以得到进退的余地。在实际的低音筝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上半身肌肉组织发力,臂部、膝盖、脚跟脚掌会顺应全身协调,起到力循环过程中缓冲、迂回的作用。此时身体的中心并不一定固定在正中央,而是应该在两条腿之间平衡或者进退,双脚同样可以自由挪动、跳动、踮起和走动等。
早期的低音筝的弹拨方式有拎奏、拨子拨奏、揉弦、拉奏,目前在业界筝团里面还没有出现倍低音最低的低音古筝;现有作曲家在演奏时使用的古筝并不能发挥出好的创作曲目;目前市面上古筝大部分都是用喷漆的工艺流程来制作;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低音古筝不可以使用传统手法去演奏。
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用整挖的方法来制作的低音古筝,且市面上现有的低音古筝的正常音域标准在E2-a之间,还达到不了倍低音的范围;市面上的低音古筝全部不能够使用传统方式弹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音古筝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用整挖的方法来制作的低音古筝,且市面上现有的低音古筝的正常音域标准在E2-a之间,还达到不了倍低音的范围;市面上的低音古筝全部不能够使用传统方式弹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音古筝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材,选用圆柱形桐木作为基础材质;
S2.定型,将桐木进行外形切割,使其具备古筝的弧形,抽取木材中的水分和油脂;
S3.风干,将定型完毕的桐木进行风干;
S4.原木整挖,将风干完毕的桐木根据古筝制作的技术图纸进行整挖;
S5.选用岳山,选用岳山并将其装嵌在桐木的两端,在岳山的侧边安装弦眼。
S6.选用筝码,选用并在桐木的表面安装筝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1,桐木为树龄40~80年的桐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3,风干的方式为自然风干,风干的时间为5~10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4,整挖的方式为徒手挖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5,装嵌的方式为入榫方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5,弦眼选用铹制镀金材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6,筝码的材质为白陶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音古筝的制作方法,其优势在于:低音筝是使用原木整挖的工艺制作;琴头位置的琴钉是使用外露式的镶嵌方式;弦线的粗幼、张力以及琴码的大小、高度都是根据低音筝独立研发和制作;琴身的设计、结构及弧度都是根据低音筝去设计和制作;通过以上的弦线、琴码及琴身设计从而增加了古筝目前没有的低音音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炫音文化创意(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炫音文化创意(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4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