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肥生产原料交替分配下料装置及下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5448.X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向日葵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5/21 | 分类号: | B01F35/21;B01F35/71;B01F35/00;B01F35/80;B01F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卓邦荣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产 原料 交替 分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肥生产原料交替分配下料装置及下料方法,涉及复合肥生产设备领域,包括底板、支撑架、支撑盘和四个输送筒,四个输送筒等距分布在支撑盘的四角,四个输送筒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上部表面设置有一号交替传送机构,连接柱的表面且位于一号交替传送机构的下端设置有二号交替传送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交替传送机构与二号交替传送机构,在一号交替传送机构与二号交替传送机构的配合下,可进行交替依次下料,通过一号称重筒与二号称重筒内部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可保证了不同原料的精准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肥生产原料交替分配下料装置及下料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土壤对作物进行种植、培育时,需要利用复合肥给土壤提供养分,由于土壤和不同的作物需要的养分不同,因此需要将不同的肥料颗粒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肥,给土壤充足的养分。
现有技术下,在复合肥进行生产时,一般直接将不同的肥料颗粒统一下料,倒入混合罐内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并不好,也无法精准的分配不同的肥料颗粒量,导致复合肥的生产质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原料交替分配下料装置及下料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复合肥进行生产时,一般直接将不同的肥料颗粒统一下料,倒入混合罐内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并不好,也无法精准的分配不同的肥料颗粒量,导致复合肥的生产质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肥生产原料交替分配下料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支撑盘和四个输送筒,支撑架焊接于底板的上端,支撑架由一对侧柱组成,支撑盘焊接于支撑架的一对侧柱上端之间,四个输送筒等距分布在支撑盘的四角,输送筒的上部均贯穿且固定连接于支撑盘上,四个输送筒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两侧下部均焊接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应的支撑架的侧柱表面,连接柱的上部表面设置有一号交替传送机构,连接柱的表面且位于一号交替传送机构的下端设置有二号交替传送机构,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混合筒。
一号交替传送机构包括一号环槽,一号环槽开设于连接柱的上部表面,一号环槽内转动连接有一号传送环,连接柱的上端一侧开设有嵌合槽且嵌合槽内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齿轮,一号传送环的内侧上端开凿设有齿片,一号齿轮与一号传送环的内侧齿片啮合连接,一号传送环的一侧通过侧块固定连接有一号称重筒。
二号交替传送机构包括二号环槽,二号环槽开设于连接柱的表面,二号环槽位于一号环槽下方,二号环槽内转动连接有二号传送环,连接柱的中上部开设有内环槽且内环槽的底端固定嵌合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二号传送环的内侧上端开凿设有齿片,二号齿轮与二号传送环的内侧齿片啮合连接,二号传送环的一侧通过侧块固定连接有二号称重筒,在一号交替传送机构与二号交替传送机构的配合下,可带动一号称重筒与二号称重筒转动至相对混合筒进行交替依次下料。
支撑架的其中一个侧柱上部设置有纠量机构,纠量机构包括复合肥颗粒收集箱,复合肥颗粒收集箱固定连接于相应的侧柱表面,一号称重筒与二号称重筒相对复合肥颗粒收集箱的进料孔均开设有减料口,减料口内均安装有三号电动阀门,利用纠量机构可对一号称重筒或二号称重筒中超重的肥料量进行减量,提高原料输送量的精准度。
复合肥颗粒收集箱内安装有输料风机且输料风机的进风端安装有波纹管,波纹管贯穿复合肥颗粒收集箱且延伸至复合肥颗粒收集箱的外部,复合肥颗粒收集箱的外壁且位于波纹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三号电动伸缩杆,三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波纹管的进口端下侧连接块中部,复合肥颗粒收集箱的一侧安装有箱门,打开三号电动伸缩杆可带动波纹管插接在减料口上,便于吸入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向日葵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向日葵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54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