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6088.5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莫贵富;张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井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12;H02J50/40;H02J50/80;H02J50/90;H02J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谭雪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定位 跟踪 无线 充电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用于发射端与接收端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主控MCU、若干定位接收模块、谐振功放驱动模块和电磁波发射模组;所述发射主控MCU分别与定位接收模块和谐振功放驱动模块连接,且谐振功放驱动模块还与电磁波发射模组连接;所述定位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收端向发射端发射的位置信息,发射主控MCU用于依据接收端的位置信息,通过谐振功放驱动模块控制电磁波发射模组向接收端发射电磁波;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以对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发射模组呈正三棱柱构造,包括三个发射板,且每一发射板位于正三棱柱其中一个侧面上;每一发射板的外壁上还安装有若干电磁波发射线圈,且若干所述电磁波发射线圈呈矩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发射线圈呈棒形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还包括连接于发射主控MCU与电磁波发射模组之间的发射功率采样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还包括与发射主控MCU连接的显示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主控MCU,以及依次与接收主控MCU连接的电磁波接收模组、整流滤波模块和降压稳压模块;所述接收主控MCU还连接有定位发射模块,定位发射模块用于向发射端发送接收端的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还包括连接于接收主控MCU与电磁波接收模组之间的接收功率采样模块。
8.一种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将位于正三棱柱每一侧面上的若干电磁波发射线圈分成若干组;
S2: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定位信号以及负载充电的功率需求信号,发射端依据该定位信号,得到接收端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该接收端的位置信息与其中一组电磁波发射线圈进行匹配;
S3:发射主控MCU依据接收端发送的定位信号和负载充电的功率需求信号,调整电磁波发射方向和功率,并经与该接收端匹配后的一组电磁波发射线圈向接收端发射电磁波;
S4:接收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能以对负载充电;
S5:接收端的接收功率采样模块实时采集电磁波接收模组接收到的电磁波的功率,并反馈至发射端,以便发射端自适应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自动定位跟踪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电磁波发射线圈分组的依据为:基于电磁波辐射角度,将正三棱柱每一侧面划分为若干个角度范围阈值,处于同一角度范围阈值的电磁波发射线圈即为一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井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井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0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准分子灯毛管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管打孔装置及烟管打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