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自动排液回收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6220.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昆真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0 | 分类号: | B01J3/00;B01J3/02;B01D53/2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霖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1 | 代理人: | 黄燕石 |
地址: | 201614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医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压自动排液回收釜,包括釜体,在釜体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釜体分成互相独立的上釜体和下釜体两部分,在上釜体上设有工艺气体进气口和抽真空吸气口,所述工艺气体进气口与釜体内壁呈相切状态,上釜体和下釜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管件上设置连接阀,在下釜体下方设有回收口。本发明通过工艺进气口的优化布置、上下釜体分离设计,有效存留液体,减少设备损坏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自动排液回收釜。
背景技术
在医化行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负压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制造,其中会使用到大量的真空机组。在真空机组运行过程中,会将反应釜中产生的气体不断地抽出,达到相应的真空条件。
在真空机组运行过程中,反应釜中的部分物质会随着气体一起被抽出。这部分物质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进入真空机组还会损坏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普遍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前端缓冲罐,将随气体抽出的物质进行分离处理;
方案二:前端放置缓冲罐的情况下,再接入液体储存罐,将抽出物质进行处理。
这两种方案中,方案一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属于负压状态,需将机组停机,打开破空阀,使罐体内部处于正压状态,才能将物质排出。医化领域设备在工作时,要保证真空机组的持续运行,以及反应釜中真空度的稳定,采用方案一需要多增加一组真空机组。
方案二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将缓存罐与液体储存罐之间的阀门打开,需要排出罐体内的物质,只需将阀门关闭,打开液体储藏罐的破空阀,即可排出。但方案二的占地空间较大,整个机组在设计过程中无法更加的紧密小巧化,缓存罐与液体储藏罐之间采用管道连接,布管难度较大,后期维护检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负压自动排液回收釜,通过工艺进气口的优化布置、上下釜体分离设计,有效存留液体,减少设备损坏可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自动排液回收釜,其特征是,包括釜体,在釜体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釜体分成互相独立的上釜体和下釜体两部分,在上釜体上设有工艺气体进气口和抽真空吸气口,所述工艺气体进气口与釜体内壁呈相切状态,上釜体和下釜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管件上设置连接阀,在下釜体下方设有回收口。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在釜体外壁上连接至上釜体和下釜体,所述隔板呈倾斜布置,隔板位于连接管的一侧为低侧。
进一步,在下釜体的外壁上设置液位计。
进一步,在下釜体的上端位置,设置破空阀。
进一步,在所述上釜体内,设置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在工艺气体进气口位置形成环状空间。
进一步,所述工艺气体进气口通过气动阀连接至工艺气源,所述抽真空吸气口为设置于釜体顶部的法兰口,通过气动阀连接至真空机组。
进一步,所述回收口通过管件连接回收阀。
进一步,在上釜体的上方,设置温度压力变送器。
进一步,所述连接阀和回收阀均为气动球阀。
进一步,所述破空阀为破空电磁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造成的设备运行故障;
(2)节约设备空间,有效降低真空机组大小,方便设备安装;
(3)切线进气和进气口环形结构,强制性的旋风分离,有效将液体留存在系统内,减少真空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回收釜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昆真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冉昆真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考志愿填报辅助推荐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灌装封尾机用自适应料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