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6738.6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臻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王慧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插片式双 滤光 切换 | ||
一种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壳,底壳内固定安装有线架,线架上上插入并卡合安装有U型铁,线架上缠绕有线圈,线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PIN针,底壳内转动安装有磁铁,磁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摇柄,底壳的顶端卡合安装有盖板,盖板与底壳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麦拉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切换器设置有底壳、盖板、摇柄以及麦拉片,当线架上缠绕的线圈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并带动磁铁以及摇柄进行左右摆动,继而推拉麦拉片进行横向往复移动,便于对I R镜片与AR镜片进行切换,摇柄顶端设置的套钩穿入麦拉片上开凿的套接口并与其活动连接,便于对切换器进行组装,简化了装配工艺,有效降低产品尘点不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滤光片切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
背景技术
双滤光片切换器是红外摄像机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对IR镜片与AR镜片之间的切换,双滤光片由一个红外截止滤光片和一个全光谱光学玻璃构成,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CCD还原出真实彩色,当夜间光线不足时,红外截止滤光片自动移开,全光谱光学玻璃开始工作,使CCD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线,从而大大提高了低照性能,能够提高红外摄像机的低照性能,让红外摄像机捕捉的画面更加清晰。
目前大多数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挂钩的方法将摇柄与麦拉片连接为一体,增加了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装配过程中易导致产品出现尘点不良的现象,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大多数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通常采用挂钩的方法将麦拉片与摇柄连接为一体,装配时操作复杂,易导致产品出现尘点不良现象,为此提供一种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具备装配简单,防止产品在装配时出现尘点不良的特点,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固定安装有线架,所述线架上上插入并卡合安装有U型铁,所述线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PIN针,所述线圈与两个PIN针电性连接,所述底壳内转动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摇柄,所述底壳的顶端卡合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底壳之间共同滑动安装有麦拉片,所述麦拉片与摇柄活动连接,所述麦拉片上固定粘接有IR镜片和AR镜片,所述底壳与盖板上共同固定安装有端子线,两个所述PIN针均与端子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所述磁铁活动套接在限位轴上,所述限位轴的顶端插入摇柄内并与其活动连接,通过限位轴可以对磁铁进行限位,确保磁铁带动摇柄在限位轴上稳定转动,有效提高摇柄转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架上开凿有穿插口,所述U型铁穿入穿插口内并与其卡合连接,所述线架的顶端开凿有两个插槽,每个所述PIN针均插入相匹配的插槽内并与其卡合连接,将U型铁插入穿插口中,确保U型铁在线圈的作用下能够横向往复移动,通过PIN针与插槽之间的卡合连接,确保PIN针能够牢固安装在线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摇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套钩,所述麦拉片上开凿有套接口,所述套钩穿过套接口并与其活动连接,将套钩穿入套接口中,确保摇柄转动时能够带动麦拉片横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壳上固定安装有四个卡块,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的四个卡扣均与相匹配设置的卡块卡合套接,通过卡扣与卡块之间的卡合套接,确保盖板能够牢固安装在底壳上,有效提高切换器外壳结构的牢固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切换器设置有底壳、盖板、摇柄以及麦拉片,当线架上缠绕的线圈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并带动磁铁以及摇柄进行左右摆动,继而推拉麦拉片进行横向往复移动,便于对IR镜片与AR镜片进行切换,摇柄顶端设置的套钩穿入麦拉片上开凿的套接口并与其活动连接,便于对切换器进行组装,突破了传统单插片式双滤光片切换器摇柄需要挂钩的方法,简化了装配工艺,有效降低产品尘点不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臻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臻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带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 下一篇:OBU信息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