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的光线控制方法、基于透镜的航空障碍灯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7556.0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1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张宾;陆洋;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机电(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W11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萌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光线 控制 方法 基于 航空 障碍 电子设备 | ||
1.一种透镜的光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发光腔体、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所述发光腔体内存在发光元件,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反射面连接,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出光面连接,所述发光腔体由所述入光面半包围组成;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发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发出第一光线时,控制所述入光面将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和/或出光面;
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时,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出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线,并控制所述出光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标光线;
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出光面时,控制所述出光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标光线;
所述入光面包括第一半圆弧和偏光聚光器,所述第一半圆弧的第一曲率的范围是0.072-0.076,所述偏光聚光器的第二曲率的范围是0.047-0.175;当所述发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发出第一光线时,控制所述入光面将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和/或出光面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发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发出第一光线时,控制所述第一半圆弧将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和/或控制所述偏光聚光器将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出光面;
所述偏光聚光器是非对称结构,当第一光线经所述偏光聚光器折射到中间凹槽表面,并经所述中间凹槽表面折射出去的第二目标光线满足透镜的垂直角-1度光强是0度光强的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的光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包括两个侧面,所述侧面的第三曲率的范围是0.025-0.19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的光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包括所述透镜的顶部平面及中间凹槽表面;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时,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出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线,并控制所述出光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标光线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时,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顶部平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线,并控制所述顶部平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标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的光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出光面时,控制所述出光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标光线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所述中间凹槽表面时,控制所述中间凹槽表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标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的光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材质包括:PMMA、PC和/或玻璃。
6.一种基于透镜的航空障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障碍灯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5中的所述透镜的光线控制方法中提供的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发光腔体、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所述发光腔体内存在发光元件,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反射面连接,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出光面连接,所述发光腔体由所述入光面半包围组成;所述航空障碍灯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发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发出第一光线时,控制所述入光面将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和/或出光面;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时,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出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线,并控制所述出光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标光线;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出光面时,控制所述出光面对所述第一光线进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标光线;
所述入光面包括第一半圆弧和偏光聚光器,所述第一半圆弧的第一曲率的范围是0.072-0.076,所述偏光聚光器的第二曲率的范围是0.047-0.175;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当所述发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发出第一光线时,控制所述第一半圆弧将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反射面,和/或控制所述偏光聚光器将所述第一光线折射向出光面;
所述偏光聚光器是非对称结构,当第一光线经所述偏光聚光器折射到中间凹槽表面,并经所述中间凹槽表面折射出去的第二目标光线满足透镜的垂直角-1度光强是0度光强的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机电(太仓)有限公司,未经南华机电(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5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