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7810.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利娥;黄淳伟;徐洪利;王强;郭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50 | 分类号: | C09D11/50;C09D11/106;C09D11/037;C09D11/033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逆温 变色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温致变色粉末:14%‑25%;聚乙烯醇:9%‑11%;纯净水:65.5%‑74.4%;基材润湿剂:0.5%‑0.6%;以上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温致变色粉末包含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的质量比为1:3~4:10~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油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还涉及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温致变色油墨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温变油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目前主要应用在需要显示温度的物体表面如电动机等等用来显示温度、使用温变油墨印刷在需要作防伪处理的产品包装之上,经过改变温度以后观察所印刷的文字或图案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来识别产品的真假与否以及用作个性化印刷方面等等。
目前温变油墨或多或少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①变色温度过高,不方便直接检验。②变色不灵敏或变色时间过长。③变色过程不可逆,无法重复利用④多数温变油墨为溶剂型油墨,不符合烟包对VOCs的要求,除此之外其在食品、饮料包装领域的应用也同样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以解决现有可逆温致变色油墨普遍存在变色温度高、变色不灵敏、变色过程不可逆,无法重复利用以及多数溶剂型温变油墨不环保,应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温致变色粉末:14%-25%;聚乙烯醇:9%-11%;纯净水:65.5%-74.4%;基材润湿剂:0.5%-0.6%;以上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致变色粉末由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按照1:3~4:10~20的质量比研磨混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材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上述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按照1:3~4:10~20的质量比分别称取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十四醇构成,使用研磨设备将三者研磨制备成温致变色粉末;
步骤2,按照9%-11%、65.5%-74.4%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聚乙烯醇和纯净水并将两者放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入到水浴温度为60℃~70℃的磁力搅拌水浴锅内搅拌,直至聚乙烯醇固体全部溶解后形成均一的溶胶状后停止搅拌并将烧杯取出,烧杯冷却到室温后得到连接料;
步骤3,按照14%-25%的质量百分比称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温致变色粉末并将其加入步骤2制备得到的盛有连接料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入到水浴温度为60℃~70℃的磁力搅拌水浴锅内搅拌,得到混合物;
步骤4,按照0.5%-0.6%的百分比称取基材润湿剂加入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得水性可逆温致变色油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2中,磁力搅拌水浴锅的转速为500r/min,搅拌时间控制在30min~40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3中,磁力搅拌水浴锅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毒品痕量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S形槽导流错位打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