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废残渣辅助卸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8595.2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瑜;黎洁;朱长进;杨海明;周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环创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B65G69/00;B65G65/23;B65G69/08;F23G5/44;B08B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渣 辅助 卸料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危废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危废残渣辅助卸料装置,包括:环形输送带、容纳治具、开堵眼机、卸料引导板、清理机构、倒料机构和刮除机构,容纳治具用于容纳从卸料口排出的危废残渣,清理机构用于对卸料引导板上残留的危废残渣进行清理,倒料机构用于将容纳治具内的危废残渣倒出,刮除机构用于将容纳治具内壁上的危废残渣进行刮除,容纳治具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环形输送带围绕开堵眼机设置,卸料引导板设置在墙面上,清理机构位于卸料引导板的正上方,导料机构位于环形输送带的正上方,刮除机构位于环形输送带的旁侧。本发明避免了危废残渣在卸料时发生外泄,且能够自动清理掉残留在容纳治具内以及卸料引导板上的危废残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危废残渣辅助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危废可分为46大类479种。危废主要包括工业废物、市政废物与医疗废物。其中工业废物占比70%以上、医疗废物约14%。工业危废中,废酸废碱占30%,石棉废物占14%,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占10%。来源行业中,化学原料与产品制造占19%,有色金属冶炼占比15%,废金属矿采选占14%,造纸业占13%。
目前,危险废物大多采用回转窑进行焚烧处理,回转窑内的危废残渣需要放出并将危废残渣引流到水雾处理室内冷却。在熔融状态的危废残渣在放出卸料时,先通过开堵眼机将卸料口打开,之后通过引流料道将放出的危废残渣引流到水雾处理室的冷却池中,然而危废残渣在引流的过程中会与空气不断换热,部分危废残渣可能会凝固在引流料道的输送表面上,引流料道的输送表面会逐渐增厚,这样容易导致部分危废残渣能够从引流料道上外泄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危废残渣在引流的过程中会与空气不断换热,部分危废残渣可能会凝固在引流料道的输送表面上,引流料道的输送表面会逐渐增厚,这样容易导致部分危废残渣能够从引流料道上外泄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危废残渣辅助卸料装置,通过容纳治具承接从卸料口排出的熔融状态的危废残渣,通过清理机构能够将卸料引导板上的残留的危废残渣自动清理掉,通过环形输送带直接将容纳治具输送到水雾处理室的进料口处,输送过程中危废残渣不会从容纳治具内外泄,通过倒料机构将容纳治具内的危废残渣全部倒出,通过刮除机构将容纳治具内壁上凝固的危废残渣,避免容纳治具的内壁逐渐增厚。
本发明提供一种危废残渣辅助卸料装置, 包括:环形输送带、容纳治具、开堵眼机、卸料引导板、清理机构、倒料机构和刮除机构,所述容纳治具用于容纳从卸料口排出的危废残渣,所述卸料引导板用于将从卸料口排出的危废残渣向容纳治具内引导,所述清理机构用于对卸料引导板上残留的危废残渣进行清理,所述倒料机构用于将容纳治具内的危废残渣倒出,所述刮除机构用于将容纳治具内壁上的危废残渣进行刮除,所述容纳治具设置在环形输送带上,所述环形输送带围绕开堵眼机设置,所述卸料引导板设置在墙面上,所述清理机构位于卸料引导板的正上方,所述导料机构位于环形输送带的正上方,所述刮除机构位于环形输送带的旁侧;摒弃了引流料道,采用容纳治具来容纳从卸料口排出的熔融状态的危废残渣,通过清理机构能够将卸料引导板上的残留的危废残渣自动清理掉,通过环形输送带直接将容纳治具输送到水雾处理室的进料口处,输送过程中,容纳状态的危废残渣不会发生外泄,通过倒料机构将容纳治具内的危废残渣全部倒出,危废残渣能够全部自然流淌进入到水雾处理室的冷却池内,通过刮除机构将容纳治具内壁上凝固的危废残渣,避免容纳治具的内壁逐渐增厚。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清理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清理组件相对移动,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卸料引导板的正上方,两个清理组件均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清理组件的底部与卸料引导板的表面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环创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未经高邮市环创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