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多层薄膜结构热物理性质的无损电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8843.3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震;李涛;赵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8;G01N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郝雅洁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多层 薄膜 结构 物理性质 无损 方法 | ||
1.一种测试多层薄膜结构热物理性质的无损电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
S1:实验测试:对微加热器通以交流电流使其产生焦耳热,测得所述微加热器两端的一倍频电压信号、三倍频电压信号,基于3omega法计算实验中微加热器的实际温度变化ΔTheater-实验;
S2:建立热学理论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多层薄膜结构中的任意位置放置至少一个已预先获得电阻-温度特性的微加热器,基于温度和热流连续性假设,求解热扩散方程,然后建立多层薄膜结构内温度及热流量在层内与层间的传递关系;
S22、基于热学模型,结合热散射矩阵,求解微加热器的理论温度变化ΔTheater-理论的解析表达式,所述解析表达式与所述微加热器的加热电流的幅值与频率、各层薄膜厚度、导热系数、以及体积比热关联;将实验测试中所述交流电流、所述三倍频电压信号及所述电阻-温度特性的已知量,以及每一交流电流的频率点下假设的热物理参数,代入所述解析表达式,计算得到理论温度变化ΔTheater-理论;
S3、将所述ΔTheater-实验与所述ΔTheater-理论拟合,寻找满足交流电流每个频率点下ΔTheater-理论和ΔTheater-实验偏差最小的最优热物理参数,提取出各层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即导热系数、比热容、界面热阻;
针对在多层薄膜结构中的任意位置放置一个微加热器的结构,所述S21中,建立多层薄膜结构内温度及热流量在层内与层间的传递关系,在一维周期性加热情况下,即热量仅沿y方向传输,且无界面热阻时,其表达式如下:
微处理器位于同一层内情况下:
上式中,下标j为薄膜层数编号,T表示温度,q表示热流量,a、b分别表示各层薄膜上、下界面的温度幅值,d表示薄膜厚度,u、γ是与交流电流的频率ω、导热系数k以及体积比热C相关的量,且γ=ku;yj表示第j层薄膜上界面的纵坐标,y表示每层内任意位置的纵坐标,e为自然常数;
微处理器位于相邻层之间,且无热阻、无热流传输情况下:
上式中,分别表示从正、反方向无限靠近第j+1层薄膜上界面的两个位置点的纵坐标;
微处理器位于相邻层之间,且无热阻、有热流传输情况下:
上式中,q0表示外部热流输入量;
其中u的表达式如下:
一维周期性加热情况下,其中,i表示虚数单位,i2=-1;α=k/C表示热扩散系数,是材料导热系数k和体积比热C的比值;
二维周期性加热情况下,即热量沿x、y方向传输,其中,kxy=kx/ky,kx为沿x方向的面向导热系数,ky为沿y方向的法向导热系数;αy=ky/C表示法向热扩散系数,是材料法向导热系数ky和体积比热C的比值;λ表示积分变量,是横坐标x对应到傅里叶空间的量;
所述S22中,微加热器的理论温度变化ΔTheater-理论的解析表达式如下:
一维周期性加热情况:
上式中,S、F分别表示联系各层薄膜的温度和热流的散射矩阵,均为2×2的矩阵,矩阵内各元素仅仅与所述交流电流的频率ω、各层薄膜导热系数k、体积比热C、厚度d相关,S1→j(1,2)的下标表示该散射矩阵是联系第1层薄膜到第j层薄膜的,(1,2)表示矩阵的第1行第2列元素;
二维周期性加热情况:
其中,P为焦耳热加热功率,I1ω为所述交流电流,ω为所述交流电流的频率,R为微加热器的电阻,l、b分别为微加热器的长度、宽度,λ表示积分变量,是横坐标x对应到傅里叶空间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8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