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浒苔打捞平台及浒苔打包沉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9944.2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于书萌;傅圣雪;马俊杰;马良志;余金鹏;周怡;王子悠;王怀卿;尹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D15/08;B63B35/0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金星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捞 平台 打包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浒苔打捞平台及浒苔打包沉海方法,包括甲板和浒苔吞噬口,浒苔吞噬口包括固接于甲板的跃浪板;甲板上依次设有导料装置、液压压缩装置和打包沉海装置,导料装置包括升料机和喂料器,升料机的两端分别连接跃浪板和喂料器;液压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缸,压缩缸设置于喂料器的下方,打包沉海装置安装在压缩缸的出料口位置;甲板还设有削波稳定器。该平台将克服重力做功改为利用重力做功,在浒苔污染现场原位就地将其用铁网袋打包沉海,可极大地提升绿潮处理效率,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用的方法步骤处理效率高,能够跟上浒苔爆发的节奏,具有低成本、节能高效、快速无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浒苔治理设备及生态治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浒苔打捞平台及浒苔打包沉海方法。
背景技术
美丽的青岛市坐落在黄海之滨,自2007年开始,青岛连续14年遭到了浒苔绿潮污染的 侵袭,这种绿潮海洋污染是灾难性的,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根据对浒苔生活史的研 究,6月份水温较低时,浒苔的繁殖缓慢,只有少量上岸,但随着水温的升高和日照的充足, 浒苔繁殖速度渐快;七月中旬水温25℃,日照充足时,浒苔孢囊会在趋光性的作用下释放大 量孢子,进而爆发性繁殖,每天可增殖30%,生物量每10天翻10倍,几天之内就可以污染 覆盖上千平方公里,一旦浒苔随风向潮流上岸,很快会发酵产生难闻的恶臭,腐败后造成潮 间带许多生物缺氧而死亡。
浒苔灾害已连续多年侵害青岛海域,而通常采用的清理杀灭浒苔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 海面渔船从水中打捞;(2)海上撒渔网拦围;(3)岸上人工清理。这三中方式都有明显的短 板:渔船的甲板很高,靠船工用手工从海里捞,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普通的渔网围拦,渔 网浮子很小,浒苔会随着海里涌浪越过浮子上岸;岸上清理,浒苔一旦随风上岸,会嵌入礁 石和沙滩里,只能用手一点点挖,效率极低,只能靠人海战术,且臭味难闻,若使用大型挖 掘机清理,效率虽高,但海岸的沙滩资源会遭到严重破坏。并且,采用上述方式灭浒耗资巨 大,特别是从海里捞上船的浒苔,从海平面——甲板——码头——自卸车——坡顶——处理 厂,即从中国海拔零点,运到“+100米标高”的坡顶,全部克服重力做功,做功能量全部来 自柴油和人力,技术短板非常明显。今年浒苔量是去年的9倍,7500艘渔船打捞浒苔,人力 物力总耗资14亿之巨。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的、有效的浒苔治理方案,而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就是严防浒苔上 岸,能否将浒苔在海上就地歼灭,这就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浒苔打捞平台及浒苔打 包沉海方法,是一种在浒苔污染现场捕捞打包并处理的平台,开创出吞浒——脱水——脱气 ——增重——打包——沉海的新方法,将传统思路中克服重力做功改为利用重力做功,在浒 苔污染现场原位就地将其用铁网袋打包沉入海底,可极大地提升绿潮处理效率,而且节约了 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浒苔打捞平台,包括甲板和浒苔吞噬口,所述浒苔吞噬口包括跃浪板,所述跃浪板 一端固定连接于甲板,另一端伸入海中并与海面呈15~45度角倾斜;所述甲板上依次设有导 料装置、液压压缩装置和打包沉海装置,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升料机和喂料器,所述升料机的 两端分别连接跃浪板和喂料器;所述液压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缸,所述压缩缸设置于所述喂料 器的下方,所述打包沉海装置安装在所述压缩缸的出料口位置;所述甲板还设有削波稳定器。
进一步的,所述浒苔吞噬口位于平台前行方向一侧,包括呈等腰梯形的跃浪板和八字形 浮体,所述跃浪板安装于所述八字形浮体中间,八字形敞口向前,优选所述跃浪板前沿深入 海面以下且与海平面呈30度角。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装置包括竖直倾斜设置的升料机,所述升料机的顶端连接摆动式喂 料器,包括喂料导板,所述喂料导板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45度范围内进行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9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线路潮流调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叔碳酸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