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目标RNA结合蛋白靶RNA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9977.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姚红杰;李尧益;李清;王新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物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04 | 分类号: | C12Q1/6804;C12Q1/6806;C40B50/0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元博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目标 rna 结合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目标RNA结合蛋白靶RN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将透化细胞与特异性识别所述目标RNA结合蛋白(RBP)的抗体以及融合蛋白接触,以在所述透化细胞内形成融合蛋白‑抗体‑RBP‑RNA复合物;所述融合蛋白具有proteinA和/或proteinG结构域、微球菌核酸酶结构域以及配偶体结构域;b)激活所述微球菌核酸酶结构域进行酶切;c)将酶切产物与固相载体共孵育,所述固相载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所述配偶体结构域以捕获所述复合物;d)洗去未结合的杂质,提取所述复合物中的RN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获取目标RNA结合蛋白靶RNA的方法。
背景技术
RNA结合蛋白(RBP)参与RNA的生成、剪切、降解及功能的发挥。因此RBP-RNA相互作用的检测对于RBP功能的阐释以及RNA功能的理解都至关重要,这也是RNA生物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关于检测RNA结合蛋白与RNA相互作用的方法大多基于紫外交联免疫沉淀结合高通量测序(crosslinking-immunprecipitation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CLIP-seq)及其衍生方法。CLIP-seq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检测RBP-RNA相互作用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已被用来多物种细胞系全细胞水平目标RBP与RNAs的相互作用。CLIP-seq及CLIP-seq的衍生方法,其流程大致包括:(1)使用紫外线(UV)或者化学试剂交联细胞;(2)提取可溶性全细胞蛋白裂解液及RNA片段化;(3)用抗体免疫沉淀并富集含目的RBP的核酸片段;(4)RNAadaptor连接;(5)电泳、转膜及RNA提取;(6)反转录及文库构建。
对于CLIP-seq及其衍生方法,主要缺陷包括:1、所用细胞量多;2、不是原位检测;3、交联效率低;4、步骤繁琐、流程所需时间长、易失败;5、效率低,测序量大。
值得注意是的,近几年来针对蛋白质-DNA互作产生了一项新兴技术CUTRUN,全称为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release using nuclease,由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Steven Henikoff团队开发。从2017年问世至今,目前已有多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发表。这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它可以在完整的细胞或细胞核上进行,无需甲醛固定或超声处理。细胞经过透化处理(扩孔)后与目标抗体孵育,抗体进入核内与目标蛋白结合;细胞再与蛋白A/G连接的MNase孵育,目标抗体Fc段结合Protein A-MNase或Protein A/G-MNase。然后激活MNase酶切割结合位点两边的染色质,这些经过切割的片段扩散到细胞核外,而未切割的部分留在核内,可大大降低背景。之后从上清液中收集DNA片段并测序。
CUTRUN方法所需的样本更少,适合研究稀有的细胞群体,但其并没有在RBP-RNA互作领域进行应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获取目标RNA结合蛋白靶RNA的方法,包括:
a)将透化细胞与特异性识别所述目标RNA结合蛋白(RBP)的抗体以及融合蛋白接触,以在所述透化细胞内形成融合蛋白-抗体-RBP-RNA复合物;
所述融合蛋白具有proteinA和/或proteinG结构域、微球菌核酸酶结构域以及配偶体结构域;
b)激活所述微球菌核酸酶结构域进行酶切;
c)将酶切产物与固相载体共孵育,所述固相载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所述配偶体结构域以捕获所述复合物;
d)洗去未结合的杂质,提取所述复合物中的RNA。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透化细胞固定于固相支持物上。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固相支持物为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未经生物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