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下肢骨折断骨前后畸形的复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1329.5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张奇;张英泽;侯志勇;张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34/10;A61B6/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下肢骨 折断 前后 畸形 复位 系统 | ||
1.用于下肢骨折断骨前后畸形的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术前评估的C臂机和计算机,该系统执行如下操作方法:
(1)患者朝上平躺,C臂机透视手术节段侧位片,及与手术节段对称的健侧的侧位片,并传输至计算机操作界面内,定义前、后、内、外四个方向;
(2)计算机开始进行各参数评估
断骨前后畸形的评估
于健侧建立对照基准,根据既定要素C的设定,计算机于健侧的侧位片上获取能够评估断骨是否前后成角畸形的参考值K3以及断骨是否前后移位的参考值K4;其中
既定要素C为包含获取参考值K3、K4的方法,于C臂机透视与手术节段对称的健侧的侧位片上,作出健侧近端骨侧向的中轴线L3,及健侧远端骨侧向的中轴线L4,L3与L4相交夹角β记做参考值K3,L3与L4交于骨折线的两点间的距离LCD记做参考值K4;
根据既定要素C的设定,计算机于手术节段侧位片上获取与参考值K3、K4相对的实际值K3’、K4’;其中
既定要素C为包含获取实际值K3’、K4’的方法,于C臂机透视手术节段侧位片上,作出术侧近端骨侧向的中轴线L3’,及术侧远端骨侧向的中轴线L4’, L3’与L4’相交夹角β’记做实际值K3’,L3’与L4’交于骨折线的两点间的距离LCD’记做实际值K4’;
在计算机操作界面内将实际值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并生成结果,如K3’与K3的差值大于允许的误差值,则评估断骨存在前后成角畸形,如K4’与K4的差值大于允许的误差值,则评估断骨存在前后移位,否则不存在前后畸形;
如存在前后畸形,根据既定要素C1的设定,计算机评估向前或向后畸形;其中
既定要素C1为判断向前或向后畸形的方法,判定标准为,如远端中轴线 L4’的近端位于L3’的前侧,则为向前成角或移位,如远端中轴线 L4’的近端位于L3’的后侧,则为向后成角或移位;
(3)术中复位,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术中复位的下肢牵引装置;
如断骨存在前后畸形,则下肢牵引装置对断骨前后畸形进行复位操作;
(4)通过C臂机、计算机和下肢牵引装置再次评估、复位;
重复术前断骨前后畸形的评估,重新评估复位后的手术节段是否还存在前后畸形,如是,则重复术中复位,下肢牵引装置对断骨前后畸形进行复位操作,直至断骨前后畸形被纠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中轴线L3、L4、L3’和L4’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于健侧,在每端骨的侧向上横向作出两条连接骨两侧边缘的标记线,取两条标记线的中点相连得到该端骨的中轴线;并且于术侧,将健侧标有中轴线的侧位片镜像至术侧的侧位片上,并对健侧侧位片进行第一次旋转,使健侧近端与术侧近端重合,此时L3 的位置即为L3’,然后对健侧侧位片进行第二次旋转,使健侧远端与术侧远端重合,此时L4 的位置即为L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生成的结果中,当K3’-K3>2°时,则评估断骨存在前后成角畸形;当K4’-K4>2mm则评估断骨存在前后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3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