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粘的抑制无效循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1932.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东;吴昕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志东;吴昕蔓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22;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窦军雷 |
地址: | 163458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无效 循环 大幅度 提高 收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粘的抑制无效循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包括低粘度注入体系、抑制已经转向的液流返转、控制液流转向的时间,所述低粘度注入体系中母液浓度可以配置高达10000mg/L,配置时间缩短为1小时,具有比聚合物更高的耐温性和耐盐性。本发明主要依据束缚油的渗透率启动阀值与渗透率级差(启动部位和相邻部位)和驱替液粘度(进入启动部位)正相关,而与压力梯度(启动部位)反相关。本申请的体系黏度低、且降低岩心渗透率能力强,降低启动渗透率阈值能力远好于常规聚合物,即实现了深部液流转向,又抑制已经转向的液流返转,成功解决了油田开发中普遍存在的无效循环问题,实现了同比聚合物驱采收率提高幅度更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粘的抑制无效循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哪一种开采方式,油藏的非均质程度都是油田最终采收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常来讲,非均质程度越严重采收率越低。目前世界油田的主要开采方式以水驱为主,水驱采收率一般在30%左右。如何解决非均质油藏的无效循环一直是老油田开发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此开发了浅调剖、深度调剖和聚合物驱等很多技术。浅调剖处理半径小,一旦驱替液绕过处理半径,仍然进入无效循环状态,无法动用油层深部的剩余油,效果有限,只能作为采油工程措施。深度调剖技术近年来发展了很多方法,体膨颗粒、凝胶类、树脂类、微球类、纳米颗粒类等,但是应用结果表明“注的进的、堵不住,堵得住的、注不进”,不能解决深部的无效循环问题。聚合物驱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化学驱技术,注入性能好,扩大波及体积能力也不错,成功地获得工业化应用,但是聚合物驱存在剖面返转问题,而且返转的比较快,出现了聚合物无效循环问题,限制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
无论油田处于那种开阶段,采用何种驱替方式,都存在着注入体系无效循环问题。无效循环不仅严重影响开发效果,还是决定油田开采寿命的关键问题。水驱开发后期,无效循环形成,生产井含水达到98%后,从技术角度讲,标志着水驱结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聚合物驱油技术应运而生,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聚合物驱也存在着局限性。尽管注聚初期将部分液量转向低渗透部位(发生了液流转向),但是很快发生返转,进入无效循环阶段。研究表明(引自廖广志的《化学驱开发现状与前景展望》),当注聚量达到约0.13PV,已经转向的液流发生了返转,聚合物又相对多地进入高渗透层,高渗透层指进现象更为严重,导致聚合物溶液无效循环,而且形成无效循环的速度更快。在对大庆喇嘛甸油田葡Ⅰ1-2油层聚合物驱161口注入井进行统计后发现聚合物驱后期出现“吸液剖面返转”现象的有151口,占93.7%(引自《聚合物驱吸液剖面反转现象机理研究》),不仅影响开发效果,而且给提高采收率措施的应用带来极大困难。
渗透率极差越大、聚合物浓度越高、分子量越大,不论是液流转向还是已转向的液流返转都越快,形成聚合物无效循环也越快(参见《聚合物驱剖面返转规律及返转机理》)。为了控制液流转向的速度和抑制已转向的液流反转,研发了许多新型聚合物和深度调剖技术,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粘的抑制无效循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注入体系粘度低且稳定的同时,能够抑制已经转向的液流返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低粘的抑制无效循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无效循环情况时,注入低粘度注入体系,所述低粘度注入体系是由无效循环抑制剂配制成的水溶液。
所述方法依据启动剩余油渗透率阈值与该剩余油所在部位和相邻部位的渗透率极差、进入被启动部位的驱替液粘度正相关,与该剩余油所在部位的获得驱替动力(压力梯度)反相关。降低注入体系的粘度和渗透率极差可以降低渗透率启动阈值,动用更多的剩余油。
进一步的,所述低粘度注入体系中母液浓度可以配置高达10000mg/L,配置时间缩短为1小时以内,与聚合物驱相比可以降低地面规模一半以上.而且注入体系不受矿化度影响,具有比聚合物更高的耐温性,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志东;吴昕蔓,未经郭志东;吴昕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