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2155.4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风飞;王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管柱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车辆,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转向管柱总成,包括上转向柱、环抱支架和上安装支架;所述环抱支架套设在所述上转向柱上,所述上安装支架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环抱支架相连;上转向柱通过环抱支架对其的抱紧力,实现溃缩吸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发明的转向管柱总成。本发明,解决了解决现有转向柱总成的吸能结构存在溃缩力不易调整和结构复杂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在调节过程中,存在卡滞和异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转向柱是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个承启方向盘和转向器的重要零件。该零部件承担着支撑方向盘,向转向器传递转向力矩等功能的同时,还有溃缩吸能、调节方向盘位置的功能,以达到保护驾驶员,以及便于驾驶员驾驶时,选取方向盘的位置。
如图1所示,现有汽车转向柱总成,主要包括上柱筒总成、下柱筒总成、转向支撑总成、上安装支架总成和调节锁紧机构。其中,方向盘装配于上柱筒上,通过调节上柱筒的位置,以实现调节方向盘的位置,从而满足驾驶者的不同驾驶姿态。
转向柱的溃缩功能,一般通过上安装支架总成的两个拉脱块剪切吸能,同时配合撕裂带导向来实现。具体为:上柱筒总成通过调节锁紧机构与上安装支架总成相连,上安装支架总成通过两颗螺母和一根螺栓安装到转向支撑上。当碰撞发生时,方向盘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上柱筒总成上,然后通过调节锁紧机构传递到上安装支架总成上,上安装支架总成上的注塑块因承受冲击力而被破坏,使固定于转向支撑上的拉脱块发生分离,上柱筒总成、上安装支架总成和调节锁紧机构等一起向下滑落,在滑落过程中,撕裂带不断被撕开吸收冲击能量,同时约束上柱筒总成等的滑落方向,使它们不会突然掉落而伤害驾驶者,从而达到保护驾驶者的目的。但该转向柱采用的拉脱块配合撕裂带实现溃缩吸能的方式,存在结构复杂和溃缩力不易调整的问题。
转向柱的方向调节包括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般通过调节锁紧机构来控制,具体为在上安装支架总成和上柱筒总成上设置滑槽,两者装配后,通过调节锁紧机构锁紧在一起。但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上安装支架总成、上柱筒总成和调节锁紧机构等部件均为钢质材料,在调节方向的过程中,金属面之间摩擦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导致异响和卡滞问题;2)上安装支架总成,在冲压制造时易发生回弹,导致其U型卡槽的两侧钣金不能完全平行,在松开调节锁紧机构的手柄后,U型卡槽钣金的回弹,易造成摩擦面之间接触不均匀,进而导致调节卡滞和异响;3)滑槽通过冲压工艺形成,易产生毛刺、切面粗糙等缺陷,进而造成调节卡滞和异响,从而降低方向盘调节的品质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转向柱总成的吸能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溃缩力不易调整,以及在调节过程中,存在卡滞和异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上转向柱、环抱支架和上安装支架;
所述环抱支架套设在所述上转向柱上,所述上安装支架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环抱支架相连;
上转向柱通过环抱支架对其的抱紧力,实现溃缩吸能。
优选的,所述环抱支架上形成有与所述上转向柱相配的环向卡槽,环向卡槽的内侧壁上间隔形成有凹槽,通过凹槽调整上转向柱的溃缩力;
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凸起,上转向柱上形成有与所述凸起相配的安装孔,凸起卡入安装孔中,实现上转向柱与环抱支架的装配,且凸起亦可调整上转向柱的溃缩力;
所述环抱支架上还形成有第一滑槽,用于与调节机构相连。
优选的,所述环抱支架上的凸起为点状的球型构造。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支架上形成有夹持环抱支架的夹持部和用于与转向支撑相连的安装部;
夹持部上形成有与调节机构相连的第二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21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