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2235.X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忠露;侯晋芳;苏忠纯;赵鹏;李俊毅;米胜东;李沛;张鹏;周晓朋;王娜;李斌;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C04B111/9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爆抗 冲击 灌浆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复合胶凝材料、配砂、混掺外加剂和增韧材料;
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复合胶凝材料40-55份,配砂45-60份、混掺外加剂0.5-2.5份和增韧材料0.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凝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和硬化膨胀剂;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水泥59-80份、粉煤灰微珠10-25份、硅灰4-8份和硬化膨胀剂6-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525级及以上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微珠粒径分布为0.1-5μm;所述硅灰为加密型硅灰;所述硬化膨胀剂优选为氧化镁膨胀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砂由不同目数的石英砂、水洗河砂或机制砂按比例复配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砂由6-8目、8-10目、10-20目、20-40目、40-70目、70-120目、120-200目的石英砂复配而成,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6-8目为8-10份,8-10目为7-9份,10-20目为24-28份,20-40目为18-20份,40-70目为16-18份,70-120目为10-13份,120-200目为8-11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掺外加剂由减水剂、缓凝剂、消泡剂、聚合物乳胶粉和塑性膨胀剂混掺而成,各组分占复合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减水剂0.30%-0.70%,缓凝剂0.00%-0.04%,消泡剂0.30%-0.70%,聚合物乳胶粉0.20%-1.00%,塑性膨胀剂0.02%-0.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水剂为醚类聚羧酸粉体减水剂;所述缓凝剂为粉末状葡萄糖酸钠;所述的消泡剂为聚醚类高效能粉体消泡剂;所述的聚合物乳胶粉为粉末状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所述塑性膨胀剂为黄色粉末状高效塑性膨胀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材料为镀铜微丝型钢纤维、镀铜端钩型钢纤维或共聚甲醛纤维、或由镀铜微丝型钢纤维和共聚甲醛纤维按体积率比0.5-1.5进行混掺制得,或由镀铜端钩型钢纤维和共聚甲醛纤维按体积率比0.5-1.5进行混掺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铜微丝型钢纤维的直径为0.20mm,长径比为60-120,所述镀铜端钩型钢纤维的直径为0.20mm,长径比为60,所述共聚甲醛纤维直径为0.2mm,长度为4-24mm。
10.一种抗爆抗冲击灌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按比例计量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膨胀剂,加入搅拌机充分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
2)配砂的制备:按比例计量6-8目、8-10目、10-20目、20-40目、40-70目、70-120目、120-200目的石英砂,加入搅拌机充分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
3)混掺外加剂的制备:按比例计量减水剂、缓凝剂、消泡剂、乳胶粉和塑性膨胀剂,加入搅拌机充分搅拌3min,使之混合均匀;
4)按掺量和规格型号计量增韧材料;
5)将复合胶凝材料、配砂、混掺外加剂和增韧纤维,按比例计量混合,再充分搅拌10min,确保各组分均匀分布,制备成抗爆抗冲击灌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22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任务学习和层次分类的加密流量QoE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清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