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3034.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军;周剑光;王勇;方伟;熊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F16K31/122;B01D35/04;B60T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亚琼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动系统用增压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压阀,该增压阀的阀体的第一通孔用于连通轮缸;底座上的第二通孔用于连通制动主缸,阀体组件被配置为能使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底座的侧壁上的第三通孔用于连通轮缸;单向阀体由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底座上的单向阀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通孔和制动主缸连通,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能驱动单向阀体插接于单向阀孔中,使单向阀体具有插接状态,轮缸内的制动液能驱动单向阀体部分脱离单向阀孔,使单向阀体具有分离状态,单向阀体的高度大于单向阀孔沿轴向的长度。该增压阀,单向阀体的质量轻,驱动单向阀体插接或部分脱离于单向阀孔的驱动力小,单向阀体的反应速度快,加工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系统用增压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阀。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大多通过增压阀直接调控汽车制动系统的增压特性。当驾驶员卸除踏板力时,轮缸内的制动液需经过增压阀回流至制动主缸,但此时,轮缸内的制动液的液压力较大,当增压阀的线圈断电后,增压阀的阀口存在由于液压差过大而无法打开的技术缺陷,从而轮缸内的制动液无法回流至制动主缸。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轮缸内的制动液无法回流至制动主缸的技术缺陷,在增压阀上集成了用于回流轮缸中的制动液的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单向阀球和单向阀孔,当驾驶员对踏板施加制动力时,从制动主缸流入增压阀的制动液从主流路流入轮缸,与此同时,该部分制动液还向单向阀球提供液压力使单向阀球封堵于单向阀孔;当驾驶员卸除制动力时,轮缸内的制动液从增压阀的主流路回流至制动主缸,与此同时,轮缸内的制动液流至单向阀的单向阀孔,制动液的液压力将单向阀球推离单向阀孔,使得制动液从单向阀孔回流至制动主缸。
对于现有的这种单向阀球,单向阀球由金属材料制成,重量重,成本高,当驾驶员对踏板施加制动力时,从制动主缸流入轮缸内的制动液需要提供较大的液压力才能推动单向阀球封堵单向阀孔,单向阀球的响应速度慢,存在延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阀,当驾驶员对踏板施加制动力时,驱动单向阀体插接或部分脱离于单向阀孔所需的液压力小,单向阀体的反应速度快,加工成本低,实用性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压阀,包括:
阀体和阀体组件,所述阀体设有容纳腔,所述阀体组件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体的侧壁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连通轮缸;
底座,所述阀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连通制动主缸,所述阀体组件被配置为能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连通轮缸;
还包括:
单向阀体,所述单向阀体由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单向阀孔,所述单向阀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制动主缸连通,所述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能驱动所述单向阀体插接于所述单向阀孔中,使所述单向阀体具有插接状态,所述轮缸内的制动液能驱动所述单向阀体部分脱离所述单向阀孔,使所述单向阀体具有分离状态,所述单向阀体的高度大于所述单向阀孔沿轴向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体包括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单向阀孔包括第一插接孔,当所述单向阀体处于所述插接状态时,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密封圈沿周向抵紧于所述第一插接孔的侧壁,所述第一插接孔连通于所述制动主缸。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插接部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密封圈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径向的深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