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触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4605.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7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陈建华;何德桃;顾春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18;H01H9/30;H01H50/56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包括主静触头、主动触片和触头弹簧,主静触头与主动触片沿竖向相对布置,触头弹簧安装于推杆上侧上、并能够对主动触片提供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主动触片还能够在推杆及触头弹簧的协同带动下与主静触头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还包括有辅助静触头和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头定位布置于主静触头的旁边,辅助动触片连接于推杆上侧上、并同时位于辅助静触头的下方,且辅助动触片能够在推杆的带动下与辅助静触头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该继电器触头结构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反馈信号准确性,且还具有可靠的引出形式,装配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密封继电器中都不带有辅助触点。而带有辅助触点的继电器大部分采用干簧管做辅助触点,这种干簧管辅助触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使干簧管闭合,进而实现继电器产品的监控。但这种干簧管辅助触点无法实现与主触点同步运动,特别是当主触点卡滞或粘连时,而干簧管却因受线圈磁场的影响仍然能正常开断,因而,现有的干簧管辅助触点不能很好的反映出主触点的实际工作状态,反馈信号的准确度较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一方面,其中的辅助触点组件可很好的反映出主触点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具有非常高的反馈信号准确性;另一方面,其辅助触点组件的引出形式连接可靠,装配效率高。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触头结构,包括主静触头、主动触片和触头弹簧,所述主静触头与所述主动触片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触头弹簧安装于推杆上侧上、并能够对所述主动触片提供向上的弹性支撑力,且所述主动触片还能够在所述推杆及所述触头弹簧的协同带动下与所述主静触头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还包括有辅助静触头和辅助动触片,所述辅助静触头定位布置于所述主静触头的旁边,所述辅助动触片连接于所述推杆上侧上、并同时位于所述辅助静触头的下方,且所述辅助动触片能够在所述推杆的带动下与所述辅助静触头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静触头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静触头均为竖向放置的圆柱体结构、并还呈间隔并排排布;
所述辅助动触片具有一为弯曲的长条片状的基体、以及两个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基体长度方向两端上的触点,所述基体连接于所述推杆上侧上,两个所述触点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辅助静触头的下方,并还分别能够与两个所述辅助静触头相吸合连通或者断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具有下连接座、中连接件和上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定位套接于所述推杆的上侧外,所述中连接件为倒U形结构,该倒U形结构罩设于所述主动触片的中部外、并同时与所述下连接座定位连接,所述上连接座定位设置于所述中连接件的顶壁外表面上,且所述基体的中部埋设于所述上连接座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连接件的底侧与所述下连接座可拆卸定位连接;所述上连接座放置于所述中连接件的顶壁外表面上,且同时所述上连接座还与所述中连接件的顶壁可拆卸定位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连接件具有两个侧立壁和一横跨且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立壁顶边上的顶壁,两个所述侧立壁的底侧上对称设有两个插孔,所述顶壁的相对两侧上分别成型有一挂板;
所述下连接座具有下座主体和两个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下座主体相对两侧上的插板,且两个所述插板能够分别对应的紧配插接于两个所述插孔中;
所述上连接座具有一放置于所述顶壁外表面上的上座主体和两个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座主体相对两侧上的挂耳,两个所述挂耳上分别设有一挂孔,且两个所述挂孔能够分别挂套于两个所述挂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4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