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数据防篡改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4669.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1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优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韬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8/658;G06F21/64;H04L9/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胡石开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数据 篡改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资源数据防篡改方法,应用于用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应用更新指令,根据所述应用更新指令获取用户端核心数据,将所述用户端核心数据中的每一个子数据通过预设的第一私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一重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用户端核心数据包括更新包包名、用户签名、用户唯一识别信息、用户端终端型号,所述第一重加密数据中的第一重加密子数据与所述用户端核心数据中的子数据一一对应;
将所述第一重加密数据根据动态组合私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二重加密数据;其中,所述动态组合私钥包括用户端终端型号的局部数据、和用户端联系号码的局部数据;
将所述第二重加密数据作为加密核心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接收并存储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目标拆分子公钥;
若接收到更新后目标拆分子公钥和加密后更新资源包,获取所述更新后目标拆分子公钥中包括的随机标识符与第二目标拆分子公钥;
将所述第一目标拆分子公钥与所述第二目标拆分子公钥进行组合得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所述加密后资源包进行解密,得到待更新资源包;以及
当检测到已根据所述待更新资源包完成更新时,生成更新完成通知信息,将所述随机标识符和所述更新完成通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数据防篡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已根据所述待更新资源包完成更新时,生成更新完成通知信息,将所述随机标识符和所述更新完成通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应用数据获取指令时,根据所述应用数据获取指令获取应用待检测数据,将所述应用待检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所述应用数据获取指令用于获取应用界面截图或应用功能模块代码;
当检测到应用验证未通过通知信息时,将所述待更新资源包对应的应用切换为不可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数据防篡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重加密数据根据动态组合私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二重加密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端终端型号的前N1位并获取所述用户端联系号码的前N2位,组成动态组合私钥;其中,N1为预设的第一位数值,N2为预设的第二位数值。
4.一种资源数据防篡改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获取到加密核心数据时,缓存所述加密核心数据,并根据所述加密核心数据相应的用户端信息获取动态组合公钥;其中,所述动态组合公钥包括用户端终端型号的局部数据、和用户端联系号码的局部数据;
根据所述动态组合公钥和预先存储的第一公钥依次对所述加密核心数据进行二次解密,得到解密核心数据;
获取已存储的公钥,将所述公钥根据预先存储的拆分策略进行公钥分拆,得到拆分公钥集合;其中,所述拆分公钥集合中包括至少2个拆分子公钥;
随机获取所述拆分公钥集合的其中一个拆分子公钥作为第一目标拆分子公钥,将所述第一目标拆分子公钥发送至用户端;其中,所述拆分公钥集合中除第一目标拆分子公钥之外的其他拆分子公钥组成第二目标拆分子公钥;
若确定所述解密核心数据通过验证,随机生成随机标识符,并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拆分子公钥,通过所述随机标识符与所述第二目标拆分子公钥组成更新后目标拆分子公钥;
获取待更新资源包及已存储的私钥,将所述待更新资源包通过所述私钥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更新资源包;其中,所述公钥可对通过所述私钥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
将所述更新后目标拆分子公钥和加密后更新资源包发送至用户端信息相应的用户端;以及
当已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标识符和更新完成通知信息,且确定用户端发送的随机标识符与本地的随机标识符相同,将所述更新完成通知信息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韬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韬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46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