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R储能系统液冷快换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5736.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朝华鼎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10/42;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7;H01M50/244;H01M50/262;H01M50/289;H01M50/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r 系统 液冷快换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CTR储能系统液冷快换电池模组,包括简易电池模组,所述简易电池模组的底部装配有电池支架及固定安装在其底部的水冷板,所述简易电池模组的外侧设置有前置面板,所述前置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MS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简易电池模组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与前置面板之间的铜排,且前置面板上还设置有与铜排进行固定连接的高压连接器;该CTR储能系统液冷快换电池模组通能够随意切换水冷与风冷两种散热方式,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相对固定不便于根据需求切换散热方式的问题;同时该CTR储能系统液冷快换电池模组,采用轻量化设计,保证其强度的同时,省去了箱盖及箱体的部分钣金件,同时降低其制作成本,增加了该装置的生产效率及产出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TR储能系统液冷快换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模组具有输出电压高、比容量高、放电电压平稳、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高的优点,所以锂离子电池及其模组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锂离子电池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更轻更薄、更安全等领域进军,即要求其组合具有更大的容量支持产品更长时间的运行,同时电池充电时间要更短,要满足更大倍率的充电电流。而这些条件的满足除了需要使用多串多并结构的电池模组之外,同时需要电池满足大倍率充放的性能。而不管是电池单元并排组合的串并模式,还是电池大倍率充放,都会导致电池散热问题加剧,使得电池中心温度异常。而电池温度过高往往会反过来导致电池电化学体系不稳定,出现电池短路或者是起火燃烧,造成安全问题。
目前,电力储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用于调峰调频的储能电池系统,不仅要求要更改倍率的充放电,同时充放电频率大大增加,对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及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对电池组的散热主要采用风冷、液冷、相变的方式进行散热。风冷是最常见的散热方法,一般通过安装冷却风扇强迫空气对流冷却,但是电池避免与空气之间的换热系数低,故冷却散热效果欠佳,同时,采用空调系统组件的风冷系统,容易造成积露现象,降低电池系统使用安全性。相变材料冷却是利用材料发生相变时储存或释放热量实现对电池的冷却或加热,虽然该方法散热效果较好,但是相变材料散热技术尚未成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维护不方便。液体冷却是利用导热率相对较高的液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电池来散热,主要方法是围绕模块布置夹套或在模块间布置传热管,传统的液冷系统工艺复杂,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CTR储能系统液冷快换电池模组,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相对固定不便于根据需求切换散热方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CTR储能系统液冷快换电池模组,包括简易电池模组,所述简易电池模组的底部装配有电池支架及固定安装在其底部的水冷板,所述简易电池模组的外侧设置有前置面板,所述前置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MS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简易电池模组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其与前置面板之间的铜排,且前置面板上还设置有与铜排进行固定连接的高压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简易电池模组通过端板加速钢带固定安装在电池支架的顶部,所述电池支架为L型架,且前置面板设置在电池支架的侧架上。
优选的,所述电池支架为无底框架,且电池支架底部的四周各向内侧延伸15mm用于托住电池。
优选的,所述电池支架底部矩形架上设置有位于其与水冷板之间的液冷板固定条,且电池支架与水冷板之间通过液冷板固定条进行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水冷板与简易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垫,同时导热硅胶垫位于电池支架底部空心框中,且导热硅胶垫紧贴在简易电池模组底面与水冷板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导热硅胶垫设置有两片,且导热硅胶垫厚度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朝华鼎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朝华鼎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5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下救援的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LED光感的装置